•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嚴格環保督察 促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2018-06-06 10:14: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我國已經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最嚴格的制度正促進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好轉。

   不久前,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查正式啟動,這是目前最大規模的水源地專項督查。生態環境部從全國抽調執法骨幹力量組成273個組,重點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所有涉及到的縣級水源地環境問題進行督查,督查人員手機上安裝了水源巡查系統,可以通過衛星遙感對現場水源地進行巡查,這個督查涉及全國八億老百姓水缸的安全。

   良好的生態環境需要最嚴格的制度做保障。上周,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全面啟動,六個督察組對黑龍江、河北、江西等10個省(區)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督察,直指“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義問題。

   僅今年以來,因治污不力,先後有13個地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被生態環境部約談,密度大於去年同期。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法治建設不斷完善,中央環境保護督查制度利劍出鞘,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共同發力,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就在上周,生態環境部公佈了《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總體來看,2017年全國大氣和水環境品質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全國地表水1940個水質監測斷面中,達到I至III類水質的佔67.9%,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佔8.3%,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公報上的數字變化令人振奮,人民群眾對身邊生態環境改善的“獲得感”更加真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