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水到渠成共發展】清水綠岸和魚翔淺底是這樣實現的!

2018-06-01 20:49: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石家莊6月1日訊(記者年巍)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保障飲用水安全,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作出了生動實踐。

  “河北省南水北調幹線和配套工程建成通水,為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水源保障,從根本上改善了受水區水資源狀況和水生態環境。”河北省水務集團建管處副處長馬建超説道。

  滹沱河是石家莊的母親河,起源於山西省繁峙縣,向東流入渤海灣。然而,多年來滹沱河河道斷流,河道內黃沙裸露,滹沱河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已成為石家莊市北部主要的沙塵污染源。

  如今,石家莊的母親河重現生機。這個奧秘就在於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圖為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年巍攝

  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石家莊管理處綜合科田楊表示,滹沱河倒虹吸工程由上下游明渠段、穿河渠道倒虹吸、退水閘、附屬工程四部分組成。所謂倒虹吸,它的結構類似于一個倒過來的彩虹,與虹吸管一樣,它在立面上也呈弓形,不同的是弓彎向下。其原理可以簡單概括為:水在大氣壓和重力的作用下,借助於上下游的水位差,經地下箱涵通過交叉的河渠或道路。

  據了解,滹沱河退水閘位於倒虹吸進口總幹渠右堤上,設計流量為85立方米每秒,分配水頭為0.884米。其設計功能為配合節制閘運作調度,保證輸水建築物和運作安全,同時有效改善滹沱河生態環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以來,通過這扇閘門向滹沱河供水10余次,總供水量約3000萬立方米。

圖為滹沱河生態區一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年巍攝

  河北省石家莊市水務局滹沱河建設管理處副處長李克倫表示,“經過幾年建設,南水北調水源作為生態補水,對沿線生態環境和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據了解,滹沱河生態區已初步形成了小香山、薔薇園、花海天路、城市軌跡、生態濕地、子龍碼頭、山頂花園等景觀節點,“滹沱河花海”已逐漸成為省會旅遊的新亮點,滹沱河生態綠廊項目還獲得了2017年度河北省人居環境範例獎。

  資料顯示,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在河北省境內已經形成了一條465公里長、幾十米寬的綠色長廊、清水走廊,增加了1條人工河,形成了1條生態景觀帶。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