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2018-06-01 20:47: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李會太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發表的重要講話,對審計工作作出了全方位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概括起來,會議對完善審計監督體系,有三個創新點。

  一是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設立中央審計委員會,習近平親自擔任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趙樂際擔任副主任,委員會領導架構層級之高史無前例。中央審計委員會的領導架構,大大加強了黨對審計監督工作的堅強領導,體現出黨中央對審計監督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

  習近平強調,中央審計委員會要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為審計工作提供有力指導。講話為新成立的中央級專項委員會如何領導審計工作指明瞭方向。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審計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細則》《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支出情況審計報告》《2018年省部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及自然資源資産離任(任中)審計計劃》等文件。這表明,未來推出國家審計的重要計劃,以及出臺深化重要的審計制度改革措施等,都要經中央審計委員會審議通過。這也就説明中央審計委員會對國家審計監督工作的領導是集中統一的,也是全方位的。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建級別如此之高的中央審計委員會,是加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審計工作領導的重大舉措。

  二是強調審計監督既全面覆蓋又突出重點。習近平強調,要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消除監督盲區,加大對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加大對經濟社會運作中各類風險隱患揭示力度,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 習近平的講話説明,我國要建設的審計監督體系,既要全民覆蓋,又要突出重點。國家審計首先要消除監督盲區,實現全面覆蓋;其次是在全覆蓋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抓住要害和關鍵。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經濟社會運作中各類風險和隱患、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這三個方面都是當前審計工作的重點。習近平提出的“三個加大”與黨中央的工作重心、與三大攻堅戰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

  三是強調要實現審計監督體系的權威高效。國家審計的品質,關鍵看能不能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範運作,促進反腐倡廉。如何才能實現審計監督更加權威高效呢?會議的精神概括一句話,就是嚴字當頭。會議提出,加強全國審計工作統籌,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

  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説到底還得靠一支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幹部隊伍。習近平指出,要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範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

  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審計機關缺少真正的問責,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些地方和單位對審計結果不重視,存在“虛心接受、誠懇檢討、硬是不改”的現象,屢審屢犯的問題比較突出,消弱了審計監督的權威性和威懾力。習近平強調,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範運作,促進反腐倡廉。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