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境史權威唐納德沃斯特:中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生活水準大幅提升

2018-05-31 14:05: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嚴玉潔) 唐納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這個名字,如一座豐碑,足以定義環境史的高度。20年前,沃斯特與中國初次結緣。5年前,他來到中國任教,與這片土地結下更深的緣分。今年5月30日,他在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中國的空氣品質已經得到改善,生活在這裡就如同在家中一樣。

  很高興看到中國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沃斯特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98年的夏天,迄今已有20年。此後,他多次來華,特別是在過去5年裏。由於在中國人民大學執教,他現在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回顧過去20年,沃斯特注意到,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很高興看到很多中國人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現在他們把錢用於改善教育、出行、食物和旅行。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

  在沃斯特看來,中國政府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質,現在中國人享受更好的營養、醫療和教育。

  與此同時,他也注意到一些不好的變化,比如西方物質主義思想的入侵、過度消費、大量的汽車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希望真正了解中國

  沃斯特是環境史學創始人、美國科學與社會學院院士,曾獲美國歷史學會終生成就獎。他在2012年入選國家外專局“引進海外高層次文教專家重點支援計劃”項目,兼任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近日,他還當選國家外專局2017“外教中國”年度人物。

  在談到為何來中國執教時,沃斯特表示,他是為了刺激、冒險、探索和發現。“我在美國退休了,但是我認為自己還很年輕、充滿活力。我喜歡教書,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我之前教過的中國學生告訴我,中國有一個教書的機會。於是,我抓住機會來到這裡,這一次我不再是遊客,而是真正居住於此。”

  他進一步表示:“在這裡,我可以真切地了解中國人是如何生活的,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國及其正在發生的變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包括美國人在內,並不總是理解中國發生的事情。所以我來這裡看看中國的變化。”

  與此同時,沃斯特還想幫助推動中國環境史學科發展,這在中國是一門新興學科。在沃斯特的推動下,中國人民大學的環境史學科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眼中,沃斯特這個名字生成了一個強大的磁場,不斷召集、引領新一代環境史學者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局限,將“星球”的生命拉入學術和公眾的視域。“他的視界是包容的、宏大的、博愛的,超越國別和地域去思考自然界的豐裕和貧瘠,甚至跳出地平線,從宇宙的視角俯瞰這顆藍色星球,思索著地球生態中的‘有限’和‘無限”。”

  中國讓我賓至如歸

  沃斯特説,儘管他不太懂中文,仍然感覺生活在這裡就如同在家中一樣。他解釋道:“有這種感覺,部分是因為中國人和善、好客;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在中國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和在美國差不多。”

  在中國生活的這幾年,沃斯特注意到,中國的環境治理看上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仍然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問題,但是我能感受到,空氣品質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一直在好轉。此外,中國在自然保護、國家公園建設和野生生物保護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