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地給蔡英文下“最後通牒” 限定兩月交答卷

2018-05-31 09:3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城下之盟!島內許多人昨天都感到了某種羞辱。此前一天臺當局與來訪的海地總統公佈一份“聯合聲明”,聲明中稱,60天內臺灣與海地共同為海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吸引投資等領域規劃架構和新合作條件,簡而言之就是説明白能給海地多少好處,而且須限期完成。海地總統莫伊茲此訪台灣原本被島內一些人寄望是“送溫暖”,因為一個月內多明尼加與布吉納法索先後與臺“斷交”,重創蔡英文當局。

  海地提出的願望清單差不多等於,把這個人口超過千萬的國家的發展“打包”甩了出來,臺當局接得住嗎?蔡英文的選擇是強顏歡笑照單全收,臺“外交部”更是連夜開會向臺商“推銷”海地商機。海地對此滿意與否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不到兩周,另一“友邦”史瓦濟蘭的國王就將訪台,他很可能更加“獅子大開口”,提出要價。

  “海地外長上一次來訪,向我表達貴國有意願要協助海地發展。本人這一次來訪就是要跟你討論未來兩國發展合作的具體計劃。”30日,海地總統莫伊茲的這段話火遍臺灣媒體。臺灣各界都感到驚愕:一個來訪的外國元首在歡迎儀式上,“一開口就説來談臺灣要給的協助”。

  莫伊茲細述了他對於海地未來的建設計劃——更像是一份早就準備好的願望清單:“改變列車”藍圖下有七大施政主軸,包括農業現代化、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私人投資等。據臺媒報道,稍後在蔡英文準備的“國宴”上,莫伊茲再提臺灣援助,聲稱為了新的夥伴關係,希望能夠促進雙邊合作,尤其在農業、觀光、教育、基礎建設、衛生、能源、都市計劃等領域。他強調,“蔡總統,海地非常期待近期內能夠在海地見到貴國在雙邊合作上有非常大型、非常有用的合作計劃”。雅虎臺灣網站30日的評論稱,“這擺明就是勒索”。

  臺灣TVBS稱,頂著34度高溫主持歡迎儀式的蔡英文表情嚴肅,慢吞吞地念著講稿,心情似乎不太好。但蔡英文只能忍,因為莫伊茲在發言中提到:我本人非常期待我們的關係能發展到新的階段,成為戰略夥伴關係,以便關係能夠長久穩固。對於一個月內失去兩個“邦交國”的蔡英文來説,這種威脅殺傷力極大。

  幾小時後,臺灣與海地簽署“聯合公報”,其中明文寫道:“兩國元首達成共識,建立新夥伴關係及新聯盟,同意成立高級工作小組,在納入臺灣及海地公私伙伴關係之資源下,在60天內共同規劃海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吸引投資等領域之架構及新合作條件”。香港《信報》30日評論稱,從公報條文看,“這等於要臺灣包起海地的全國建設和發展”。島內一位資深媒體人3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海地等於向蔡英文政府下了最後通牒,時間只有60天。”

  綠媒《自由時報》自我安慰稱,海地重申支援“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另一家綠媒似乎感到了“屈辱”,在標題中強調“與海地簽署聯合公報,蔡英文承諾60天內規劃合作條件”,文章專門列出了許多網民的嘲諷和不滿。

  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聯合公報”表明,蔡英文對海地的要求已經照單全收,“涉外危機加上選舉考量以及黨內地位動搖,蔡英文恐慌之下,自知沒有其他選擇”。他認為,正是蔡英文搞“臺獨”、對抗大陸,才給了“友邦”敲竹杠的良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