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巡航南海再多,也註定是過客

2018-05-31 09:2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在美國的策動下,南海問題近來有所升溫。美國防長馬蒂斯29日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南海具有爭議的島嶼附近開展“航行自由行動”,此外美軍還會採取其他行動。

  就在馬蒂斯發表上述談話的兩天前,美國兩艘軍艦進入了中國西沙群島的領海。澳大利亞參議員莫蘭發出更加刺耳的聲音,宣稱只有一場全面戰爭,才能將中國逐出南沙島嶼。

  此外,一些菲律賓媒體和西方媒體炒作菲律賓外長卡耶塔諾的一次講話,這位外長説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經為南海問題劃設了紅線,並且準備好“為南海而戰”。然而仔細閱讀卡耶塔諾的講話全文,可以發現他和杜特爾特的態度遠非那麼激進。

  從南海域內國家的關係角度看,這裡的局勢繼續保持平穩,分歧得到管控。但是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發力開始呈現增加之勢,標誌是美以反對中國在南海搞“軍事化”為名取消對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的邀請,美海軍兩艘軍艦一起闖西沙島嶼12海裏以及相關表態似乎在預示美更活躍的挑釁。

  南海作為中美的戰略博弈點很難在短時間內冷卻下來,它在今後進一步升溫看來是高概率趨勢。中國必須對此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策略安排,與美在南海有條不紊地長期週旋。

  中國首先需要穩定好與南海聲索國,尤其是與越南、菲律賓等的關係,繼續管控好同這些國家的分歧,爭取不出現同某一個聲索國的尖銳衝突,維繫發展作為這一地區主題的局面。這樣可以大幅減少美國及其南海域外盟友在這裡開展干預行動的藉口,也會讓它們在南海通過搬弄是非製造緊張局勢不受歡迎。

  第二,中國必須保持底線思維,加強對美國一旦在南海採取極端干預進行強有力反制行動的實力建設。除了在南沙島礁上部署防禦性武器,中國還需構建包括海軍移動力量和陸基、空基力量組成的強大威懾系統,確保在萬一南海局勢升級時我方能夠迎頭回擊任何級別的挑戰及攤牌。

  第三,有充足的實力做後盾,中國要自信地與美國一般性軍事挑釁耐心週旋,原則應當是它搞它的,我搞我的。美國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奈何不了中國,南海正常水域的航行本來就是自由的,美方這樣做所能施加的心理壓力一直在遞減,其意義不斷被沖淡。南海上記錄這個時代的鐘錶使用的一定是中國和當地時間,而決不會是美國時間。

  南海存在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之爭,這裡同時是中國發展戰略機遇期的一個考驗點。中國一定要做好這兩個問題的平衡,即堅持中國的領土主張,也決不為實現這一主張採取軍事手段。

  通過談判解決紛爭早已是我們的穩定態度,中國要就此與南海主權聲索國家加強溝通,形成默契,讓各方都安心,使得域內國家的發展合作建立在不斷形成並且鞏固的戰略互信基礎之上,為此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就南海行為準則談判構建共識都非常重要。

  顯而易見,南海航行是自由的,但南海不是域外國家指手畫腳、耀武揚威的地方。南海是國際大通道,但它同時是中國的家門口,這意味著它對中國來説更必須是暢通的。中國不會允許任何域外力量在這裡構建針對中國的敵對性屏障,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和堅定的意志與任何那樣的企圖堅決博弈下去,直到它們放棄針對我們的不良企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