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品牌發展迅速成績優異 “核心技術”掌握與西方尚有差距

2018-05-30 09: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世界最具價值品牌(BrandZ)2018年度名單剛剛出爐,中國品牌的表現令人振奮。其中騰訊今年超過臉書(Facebook),成為全球第五大價值品牌,而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第二家進入榜單十強的公司。騰訊和阿裏的品牌價值均遙遙領先於中國人所熟知的美國迪士尼、法國路易威登、韓國三星、日本豐田、瑞典宜家和德國西門子等。今年進入世界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的中國品牌多達14家,其中京東和順豐是首次入榜。

  “市場週刊”網站報道還比較稱,在過去的12年裏,中國整體品牌價值增長高達1444%。相比之下,美國增長239%,歐洲大陸增長37%,英國只增長26%。市場研究人士認為,騰訊和阿裏與亞馬遜和特斯拉這樣的美國品牌類似,在利潤和發展方面具有長期眼光,突破了歐美傳統的物流和消費觀念。

  儘管中國品牌進步引人注目,但實際上美國品牌還是佔據了絕對優勢。在2018年BrandZ全球榜前20名中,除了阿裏、騰訊以及排名第17位的德國思愛普(SAP),其他17家都是美國品牌。

  BrandZ的負責人王多琳也説,雖然騰訊和阿裏已成為全球強者,但“中國品牌面臨的挑戰絕不小”,“在國際市場上知名度有限、因為歷史原因品質缺乏信任度以及不願投資全球廣告活動等,使得中國品牌面對更加成熟的競爭對手時處於劣勢”。

  “中國企業要時刻保有創新精神,切勿盲目樂觀”,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近年來,中國品牌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強,這是有目共睹的。但對於中國品牌這份優異的成績單,我們也要客觀看待。無論騰訊、阿裏還是京東,它們的成功與中國龐大的市場、迅速崛起的居民購買力是分不開的。而與歐美大公司相比,中國高科技産業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差距還很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還不夠多。在與有著上百年發展歷史的歐美大企業競爭當中,中國企業應該更加注重培養技術人才,不斷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努力追趕。“否則,即便一時登上世界100強,也可能會在瞬間被對手超越”。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