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就是中企!走進風雨後的緬甸萊比塘銅礦,外部勢力難攪是非

2018-05-30 09:4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赴緬甸特派特約記者 謝戎彬 辛木】提起萊比塘銅礦,很多中國人並不陌生。這一總投資達到11億美元的中緬合資項目幾乎成為這些年中緬兩國關係的一個縮影。自2012年3月奠基以來,該項目面臨著緬甸民主化轉型過程中帶來的種種考驗。從2012年年底開始,一些當地激進村民在外部反華勢力的鼓動下,因項目用地等問題不斷舉行遊行抗議,甚至曾與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激烈衝突。其間,萊比塘銅礦經歷了停工、復工的坎坷命途。風雨過後,萊比塘銅礦2016年3月順利實現投産。這兩年項目發展得是否順利?銅礦與當地民眾的關係相處得如何?帶著這些疑問,《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走進萊比塘銅礦一探究竟。

  路障只有幾個,沒有抗議人群

  從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出發,《環球時報》記者先乘坐一小時飛機到達該國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從曼德勒機場到萊比塘銅礦有130多公里,一般情況下,車輛行駛需要約3小時,因為全程沒有高速,幾乎都是雙向兩車道。

  抵達項目現場後,《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公司大門口周圍乾淨整潔,想像中排列密密麻麻的路障設施實際上只有幾個,腦海中抗議人群的身影也根本沒有看到。身著保安制服的緬甸小夥著裝整潔、訓練有素,記者車輛進入大門的一瞬間,他五指並攏敬了一個禮。

  萊比塘銅礦位於緬甸實皆省蒙育瓦市尹瑪彬縣沙林吉鎮,隸屬於中國兵器集團下屬北方公司的萬寶礦産有限公司。根據簽署的産品分成協議,萬寶礦産(緬甸)銅業有限公司是中方業主,緬甸合作方是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和ME1(緬甸礦業部第一礦業公司)。

  萬寶礦産(緬甸)銅業有限公司聯合黨委書記羅大慶是個老軍工,走路健步如飛,説話聲若洪鐘,大家都叫他老羅。烈日當頭,羅大慶首先帶著記者來到採坑現場,這裡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300多米深的巨大礦坑中,額定載重235噸、輪胎比人還高的NTE260重型礦用卡車來回穿梭,卡車身上的“中國包頭”四個大字分外顯眼。羅大慶對記者説,除了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中國的技術和設備在萊比塘項目中應用也十分廣泛,因為“中國製造”本身越來越有國際競爭力。

  羅大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投産後,2016年産銅2萬噸,2017年産量6萬噸,2018年計劃産10萬噸陰極銅。從技術水準、項目面積、産品品質等方面看,萊比塘銅礦亞洲排名第一應不為過。這些高純陰極銅,含銅量99.9935%以上,符合國家GB/T467-2010高純陰極銅標準,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註冊陰極銅A 級標準等同,主要用於銅産品加工,主要銷售地是東南亞地區。由於近年銅價上漲,銅礦利潤相對較好。在緬甸人最關心的環保問題上,萊比塘銅礦順利通過環境評估。

  種菜養雞,想方設法為當地提供發展途徑

  離開礦坑,《環球時報》記者穿過如同長城般的堆浸場,參觀了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加工廠。之後來到項目與村莊的交界處,這裡豎立著鋼鐵隔離護欄(圍擋)。羅大慶指著這些護欄,語氣沉重地説,當年在項目用地問題上,雖然有合同,也有當地緬甸政府的支援,但一些當地激進村民在反華勢力的背後鼓動下,不斷進行遊行抗議,讓萊比塘銅礦生産擱置許久。為了架設護欄,公司付出巨大努力。他指著附近的一個三層瞭望哨塔説,這是公司修建的瞭望哨塔,緬籍保安三班倒執勤,主要用於警戒觀察,防止違法犯罪分子進入礦區,盜竊、破壞內部物資及設施等。

  萊比塘項目在緬甸引發爭議後,昂山素季領導的調查委員會于2013年3月發佈報告説,“從經濟、社會、環保和國際關係等各個角度綜合考慮,建議採取整改措施,繼續實施萊比塘銅礦項目”。緬甸英語媒體“密祖瑪”網站曾報道説,調查委員會提出該項目應該能為緬甸政府創造更多利益,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多補償,中企對此建議非常重視,甚至將其作為該企業製作的一部20分鐘短片的主題。

  為給當地村民謀求更好的發展和就業途徑,萬寶公司建造了蔬菜大棚和養雞場。這一蛋雞養殖場是緬甸最大的養雞場之一,裏面共有7.5萬隻雞,從養雞下蛋到雞糞變肥,全部實現自動化。令人驚奇的是,雞舍並沒有濃重的雞糞味,乾淨整潔,還有巨型風扇和自動水幕給雞舍降溫。在雞糞堆肥現場,員工拿了一塊經過處理的雞糞送到記者手裏,並沒有聞到特別難聞的味道。為保證養雞場的健康發展,萬寶不僅從國內請來一位畜牧碩士負責培訓及管理,還請來附近村裏畢業于緬甸航空航太大學的碩士生負責日常運營和生産。由於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該養雞場生産的雞蛋成為當地最熱銷的雞蛋,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至於蔬菜大棚,羅大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裡的部分菜種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是他利用出差機會一次次背回來的,在大規模推廣前,還先進行了實驗性的試種。

  “緬甸政府沒想到,中企能做得這麼細”

  羅大慶在萊比塘銅礦已工作8年,這個項目就像他的孩子一樣。在他看來,萊比塘銅礦能有今天,“黨建”和“企業社會責任”這兩大抓手缺一不可。他回憶説,當年架設圍擋(護欄),一部分激進村民受外部勢力鼓動反應激烈。項目生死存亡之際,在總公司黨委的指示下,在海外黨組織的幫助下,萬寶礦産(緬甸)黨委帶領黨員發揮帶頭作用,衝在一線,最終成功。羅大慶強調,在“一帶一路”倡議全面推進的今天,中國海外企業加強黨建工作十分必要,緬甸遠離祖國和家人,中國員工面對各種資訊和危急情況的衝擊,“不抓思想工作容易出事”。從某種程度上説,加強黨建是推進“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之一,“人心齊才能泰山移”。

  全面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在萊比塘也不是一句空話。萬寶總結前幾年項目遇阻的經驗教訓,想方設法加強對當地村民的幫扶,解決他們的生活發展問題。據介紹,截至今年4月底,萊比塘銅礦雇用緬籍員工3449人,佔員工總數的87%。像前面提到的養雞場,除了幾名中國員工,其他50多人都是當地村民,而且利潤都歸他們所有,銅礦不拿一分。

  為掌握周邊因項目失去土地的村民情況,萬寶曾組織8支隊伍深入家家戶戶,挨個了解困難。羅大慶説,這種做法不僅感動了當地人,在項目恢復生産上獲得92%的支援率,也震撼了緬甸政府,“他們沒想到中企能做得這麼細”。

  認真細緻的溝通態度之外,公司也投入真金白銀。根據萬寶公司與緬方簽訂的合同,項目建設期內,萬寶公司每年為附近的33個村子投入100萬美元用於企業社會責任和社區幫扶項目,項目投産進入運營期後,合作各方還要為此拿出凈利潤的2%。

  《環球時報》記者在萊比塘還參觀了公司為當地村民修建的“移民新村”,這些房屋樣式整齊,還保留了緬甸的民族風格。羅大慶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經濟上的幫扶,還要培養他們掌握勞動技術。為此,萬寶礦産(緬甸)銅業有限公司與雲南民族大學合作,結合當地和項目的實際情況,計劃為緬甸當地村民建立技校,培養技術人才。畢業生不僅銅礦項目可以聘用,還可以為緬甸其他企業服務。羅大慶表示,“找到飯碗,收到誠意”極大安定了周邊村民的情緒,同時也增強了村民對萬寶公司的信任,甚至有了“命運共同體”的感覺,外部勢力目前很難再鼓動起像樣的反對銅礦的遊行示威。

  中企的付出獲得當地媒體的肯定。“密祖瑪”網站評價説,“萊比塘銅礦或許能成為中緬經濟關係翻開新篇章的重要標誌”。對於項目的未來,羅大慶堅定地認為,隨著工作深入和生産穩定,項目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小,支援的力量越來越大。緬甸政府和民眾會逐步感受到項目帶來的實惠,他真心希望中緬“命運共同體”的感覺越來越實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