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貴州:打造中國人工智慧産業新高地

2018-05-29 10:44: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何星輝

  5月27日,馬雲在2018數博會上放言:“未來,貴州將是中國最有意義、最富有的地方之一……”被馬雲看好的貴州,敢為人先。4年來,從無到有,大數據已然成為貴州展示給世界的一張新名片。本屆數博會,除了各種炫目的黑科技,2018數博會人工智慧全球大賽備受矚目。隨著各種資源要素的匯聚,貴州將目標瞄準了人工智慧。從規劃到行動,從科研到産業,在人工智慧所蘊藏的巨大創新空間裏,貴州多方發力,開始了新征程。

  一次人工智慧的體驗 讓BBC記者“無處遁形”

  去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約翰薩德沃思佯裝一名“逃犯”,試圖逃離貴陽市。然而,在照片被技術人員錄入數據庫後,其所到之處,無論是天橋上還是車站,但凡有攝像頭的地方,都被抓拍到了身影。

  而在這些被抓拍到的地點,他的臉部畫面、出現位置及時間都實時出現在了貴陽公安局數控大廳的螢幕上。在行蹤被完全掌握的同時,警力也同時部署完畢。

  最終,僅逃跑了7分鐘,他就被貴陽警察在火車站大廳中“抓獲”。薩德沃思所體驗的,不是電影《速度與激情7》中的“天眼”系統,而是貴陽市的“天網工程”。

  看過《白夜追兇》等刑偵影視的人都知道,以往警察在回看監控尋找嫌疑人時,只能使用人力一幀一幀過濾,也根本不可能通過攝像頭實時捕捉到在逃嫌犯的位置資訊。

  然而,如果一個城市安裝了基於動態視頻流的人臉識別預警系統,並與市內攝像頭系統進行了整合。同時,公安局數據庫也有你的臉部資訊,那麼,一旦攝像頭拍下了你的臉部資訊,圖像就會被傳回後臺進行比對和分析。

  從拍照到比對完成,整個過程不會超過5秒。

  在安防市場,人臉識別公司很多,但是某些公司用的是靜態演算法,要求光線必須要好,面部要清楚,鏡頭裏面的大頭照是1比1的。而安防用的攝像頭,特別是那些機位特別高的,不可能拍出很清楚的大頭照,而且沒人會抬頭看攝像頭,要麼低頭,要麼側視,基本都一閃而過。能識別出這樣的動態人臉,才是高級別的技術。

  貴陽深醒科技有限公司(深醒科技)做到了。到目前為止,在貴陽市公安局安裝的“深醒動態人臉識別實時預警系統”,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一個強姦犯,潛逃10年,早已在外地結婚生子。但前段時間,通過我們平臺的人臉識別技術,他被貴陽警方抓獲。”深醒科技董事長盧臻先生説。

  深醒科技垂直專注公共安防,其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核心演算法優勢明顯,結合動態人臉、靜態人像和車輛識別技術的“深醒大數據一體化防控平臺”為公安系統在白名單身份甄別、黑名單罪犯追逃、案件偵破、反恐防控、重點關注人員監控等工作中提供動態軌跡預測、預警和布控方案。目前,這個平臺已在17個省市級公安機關中應用,形成實戰水準高、相容利舊的黑馬口碑。

  剛剛落幕的2018數博會人工智慧全球大賽,歷時150天,深醒科技最終從上千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讓人刮目相看。

  一場人工智慧的盛宴 站在全球之巔的項目展示

  5月26日,一年一度的數博會又來了。

  作為今年數博會的首場大型活動,2018數博會人工智慧全球大賽早早就率先登場了。本次大賽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英特爾、中國人工智慧産業創新聯盟、貴陽塊數據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貴陽優特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這次,場面搞得比以往更大了,除了在國內大數據高端的地區搞了三個分賽區,國際分賽區還搞到了矽谷和特拉維夫,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1116個項目參加大賽。

  不過,這次大賽與往屆不同,並沒有以大數據命名,而是聚焦人工智慧。説好了要搞大數據的貴州,怎麼忽然搞起人工智慧了呢?如果把人工智慧比作一頓科技大餐,那麼海量數據、技術……就是這頓大餐的原材料。回顧大數據的相關知識點,你就會發現,人工智慧其實就是一種分析挖掘大數據的方法,也就是大數據挖掘技術的一種,但是更加高端,效率更高。

  近年來,貴州大數據産業風生水起,三大運營商雲計算中心落地,帶來了穩定的數據資源。微軟、蘋果、高通、華為、阿里巴巴等國內外科技巨頭入駐,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更構建了良好的産業生態,形成了市場需求。所以,這場大賽,自然也就成了人工智慧邂逅大數據的秀場。

  150天,從美國矽谷到以色列特拉維夫再到中國北京,從華東(上海)到華中(杭州)再到華南(深圳),六大賽區,涵蓋國內外人工智慧發展前沿地區,上演了一場令人矚目、廣受關注的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比拼。參賽項目既有作為AI基礎支撐的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如存算一體AI晶片;也有能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的人工智慧通用技術,如能像人類一樣識人的基於主動雙目結構光的3D人臉識別技術;還有直接作用於端産品的人工智慧産業應用,如利用遙感大數據實現人工智慧讀圖,不光涉及人工智慧的核心生態,同時也涵蓋了其産業鏈上的各個層級,代表了世界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沿,充分展現出人工智慧在引領全面融合方面的潛力與實力。

  很多新手父母都被一個問題困擾:無論犧牲多少睡眠時間,要每天24小時照顧一個嬰兒,是很困難的事。但父母們仍然希望能時刻監視小寶寶,這也意味著智慧嬰兒監視産品的市場潛力巨大。

  路演現場,來自美國的養娃利器“Cocoon Cam”率先登場,項目代表西瓦庫馬拿塔瑪伊介紹,Cocoon Cam是整合實時呼吸監測、即刻報警和高清視頻的嬰兒監護系統,為父母提供終極安全感的設備。此系統可以幫助用戶實時監測嬰兒睡眠時的呼吸狀態。當嬰兒睡著、醒來、啼哭時或者呼吸頻率改變時,系統會立刻給用戶發出警報。

  這是一款多合一的攝像頭,易於連接,能提供高清視頻和夜視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智慧手機隨時隨地了解嬰兒的狀況,並且進行語音和視頻交互。

  Cocoon Cam以其突破性創新、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贏得了評委的肯定和觀眾的陣陣掌聲。

  緊隨其後,“數據可視化解決方案”“基於ToF技術的3D視覺感測器”“語言理解對話式交互技術”等一系列技術性、前沿性和創新性突出的項目一一登臺,項目主講人各顯其能,或嚴謹推理,或幽默比喻,或生動展示,或從容應答……觀眾席上不時爆出陣陣熱烈的掌聲。

  5月24日,在貴陽舉行的準決賽上,24個代表全球人工智慧前沿的優秀項目,經過緊張對決,其中10支項目團隊挺進次日的最後一場總決賽,“深醒大數據一體化防控平臺”項目斬獲第一名,奪得百萬獎金。

  大賽評委、清華大學智慧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鄧志東認為:“大賽決賽項目已經覆蓋了物聯網、雲計算、智慧製造、醫療、教育、零售、農業等領域,可以説已經代表了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頂尖水準。”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電腦教授張鈸更是用“全面、前沿、國際化”對大賽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片人工智慧的“藍海” 具備AI快速增長關鍵要素

  人工智慧(AI),一般指通過讓機器模倣人類的感知、思考、行為方式,替代人類完成工作的一類技術。

  以清掃工具的發展為例,我們最初依靠雙手打掃房子,之後,笤帚成為肌肉的延伸,幫助人類更高效地完成工作;電氣化時代,吸塵器的發明,使勞動更加輕鬆;到資訊化時代,掃地機器人通過感測器自動打掃房間,但是智商不夠,總會漏掉邊邊角角,對頑固污漬也束手無策;而人工智慧時代,掃地機器人擁有了人的視覺和觸覺,並擁有足夠的智商,知道哪臟,知道哪有障礙物,知道怎麼掃除頑固污漬,甚至能比人打掃得還乾淨。

  事實上,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新概念。1956年,人工智慧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了。上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人工智慧出現過2次高峰,之後沉寂,直到遇到了它的真命天子——大數據。

  2016年,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加持下,人工智慧逐漸顯現出引領各行各業革命性變化的強大勢頭,“質變”後“賦能萬物”的人工智慧,高調回歸人們的視野。2017年,人工智慧以手機端為切入口,涌進普通人的生活。這一年,被業界稱為人工智慧商業化、産品化應用元年。同年,中國把發展人工智慧産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據測算,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為1.2萬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5.7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還有超過10萬億美元的增長空間。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曲大偉表示,人工智慧産業鏈任何層級、任一環節的創新,都將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是一片廣闊、甚至無限的藍海。

  “數據資源積累、政府數據開放共用、雲計算中心聚集、前沿技術引進,貴陽已經具備人工智慧快速成長的關鍵要素。”歷任貴州多屆重要賽事評委、國家863項目專家庫成員謝曉堯表示。

  其實,從本次大賽賽事組織上,亦可看出貴陽培育産業生態,推動融合創新發展的決心。正如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昊所言:“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以發展人工智慧為抓手,推動大數據融合創新生態圈建設,發揮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優勢,將貴陽打造為中國人工智慧産業新高地,為中國人工智慧國家戰略貢獻‘貴陽經驗’。”

  一個人工智慧的“試驗場” 為全球提供開放性研發平臺

  “目前,中國處在世界人工智慧第一梯隊,與美國仍有差距。但是,在貴陽成功舉辦的國際大賽上,讓我看到了中國乃至全球人工智慧的未來。”德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張建偉説。

  此次大賽,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截至目前,已有62個團隊申請入駐平臺,其中就有很多是本次參賽項目。

  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是在貴陽市政府、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中國人工智慧産業創新聯盟共同支援下建設而成的。作為全國首個集政産學研用於一體、跨領域全産業的AI創新綜合服務體,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不僅有英特爾軟硬體技術支撐、資本對接等系列優惠扶持政策,還具有其他同類型平臺所不具備的開放性、公共屬性,即其他人工智慧技術也能在該平臺上運作,並被相容。

  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不拘行業,不限領域,沒有國界地域之分。同時,其最大的亮點除了目前擁有的貴陽市10個領域數據資源外,還將不斷引入各行業各領域各企業數據源,能為全球各類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團隊、企業、社會組織提供安全可靠的研發平臺,解決開發資源的需求。

  去年11月份,國家公佈了四大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平臺,依據企業的技術優勢和發展方向做了方向佈局。但是,人工智慧在國內也是被公認的一個門檻較高的行業,無論是百度的無人駕駛,還是阿裏的智慧城市,都需要海量的數據作為生産資料,需要框架完成系統開發,需要硬體平臺、計算中心去運作,核心的晶片技術與大量的投資都不可或缺。

  在人工智慧領域,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的發展處於第一梯隊,但中國與美國差距還是客觀存在,無論是企業數量、人才數量都僅為美國的一半。而且從技術研發的效率上講,有一個更形象化的對比,在技術水準大致持平的情況下,要達到相同的效能産出,中國人工智慧平臺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應該是美國的2—3倍。兩國平臺系統的晶片計算技術基本一樣,原因出現在平臺的性質上。美國的人工智慧平臺更開放,由政府、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共建,一是數據開放程度高,樣本多、自然能保證技術迭代快;另一個就是降低了參與門檻,很多資源可以共用,可以讓更多沒有資金和資源優勢的技術創新型公司參與進來,專注于研發。

  相比之下,中國的小型創新公司,就沒這麼幸運,因為中國的幾大創新平臺相對更封閉,是以企業為單位專注于各自的縱深領域,無論是核心技術、數據還是資金,不會對小的創新公司開放,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一部分創新力量。

  “只有集齊這些資源,一個人工智慧項目才能啟動,而這對於創新能力最強的小型科技團隊來説,並不容易,這也是我們加入貴陽這個平臺的原因。”一位參加決賽的項目負責人説。

  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與一般的創業孵化機構完全不同,它有來自政府、企業在資源與技術上的鼎力支撐,有更開放的平臺機制和活躍的生態要素,所以創建之初就一呼百應也是意料之中。

  在數據資源方面。基於貴陽在大數據方面的先發優勢,無論數據開放的力度、所下的功夫和投入的成本,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比如,貴陽不僅能把政府所有的視頻數據放上平臺,還邀請海康和大華這兩個雲視頻世界行業巨頭把數據放上平臺,這樣的力度和號召力是其他城市不具備的。

  在核心技術方面。起步時主要是與英特爾合作,保證無論是與美國還是國內的其他人工智慧平臺相比,在晶片技術上處於同一水準。而且,為了讓平臺的技術在未來的發展更加開放多元,除了英特爾,貴陽要讓其他計算技術參與進來。

  在生態打造方面。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除了為國內外AI團隊提供安全、先進、標準和開放的實驗環境,構建人工智慧創業生態,為人工智慧創業團體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的服務,還為人工智慧創業團隊搭建了包括高性能伺服器、網路設備、安全設備等人工智慧硬體基礎設施,並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提供諮詢服務。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這是一個融合了開放及開源軟硬體,並能夠針對人工智慧領域多樣化應用需求提供支援的創新平臺,英特爾的技術生態與貴州的大數據産業生態結合,將能保障任何一個人工智慧團隊的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符雪苑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