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推進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2018-05-26 12:0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高品質推進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訪商務部研究院産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傑

  日前,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深化方案》)。

  如何解讀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深化方案》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三地自貿區進一步改革開放舉措的亮點是什麼?本報記者採訪了商務部研究院産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傑。

  堅持開放為先,全面擴大對外開放

  “繼續推動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貿試驗區率先擴大對外開放,是高品質推進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體現。”崔衛傑説。

  3個自貿試驗區《深化方案》均提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提高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開放度和透明度;除特殊領域外,取消對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限特別管理要求;清理和取消資質資格獲取、招投標、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差別化待遇,實現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準入相關行業、領域和業務。

  “《深化方案》充分體現了堅持開放為先的理念,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取消差別化待遇等多種方式,推動開放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崔衛傑指出,與此同時,3個自貿試驗區結合各自特色,創新開放模式,呈現出了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的良好態勢。

  深化制度創新,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深化方案》貫徹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的有關要求,致力於構建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崔衛傑説。

  緊緊圍繞商事登記、貿易監管、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領域進行系統性制度創新,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中注重加強系統整合。

  積極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廣東《深化方案》從推動提升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影響力和話語權的戰略高度,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繼續推進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市場準入管理等,提出了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等系列創新性舉措,為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積累經驗。

  天津《深化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從深入推進行政審批職能和流程優化、進一步深化事中事後監管體制創新等方面,系統性提出了構築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具體任務和措施。

  在第一階段改革開放框架的基礎上,福建《深化方案》從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加強改革系統整合等三大方面,推動福建自貿試驗區對制度創新和改革開放進行縱深探索。圍繞商事、投資、貿易等重點領域,深化試點經驗系統整合,形成制度創新鏈條。

  服務國家戰略,特色任務更加鮮明

  “服務國家戰略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根本原則。”崔衛傑告訴記者,《深化方案》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聯動,積極開展差異化試點任務,特色任務更加鮮明。

  順應“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需要,廣東《深化方案》創新性提出攜手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三位一體、互動聯動,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在實施國家戰略上發揮更大作用。

  天津《深化方案》與“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緊密銜接,提出了積極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系列舉措,提出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積極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京津冀地區金融資源、創新政策、要素市場之間的開放與共用。

  福建《深化方案》進一步強化與國家戰略的互動和對接。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進一步聚焦對臺合作,為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進一步挖掘兩岸合作提供了更大的作為空間。同時,加快推進與“一帶一路”的聯動發展,進一步聚焦海上絲綢之路,為在新形勢下推動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大交流大合作提供新經驗新模式,推動自貿試驗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記者 張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