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

2018-05-23 08:36:00
來源:央視新聞
字號

  四年前的5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一個國家對外開放,必須首先推進人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人才的對外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重溫習總書記的這一席重要講話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鮮明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思想。在我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更需要廣納海內外賢才。在習近平人才思想的指引下,我國在從海外引才引智方面已經有了不少制度性安排,並已取得積極成果。

  高度重視引才引智

  習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工作。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親切座談。他指出,我們的事業是向世界開放學習的事業,關起門來搞建設不可能成功。我們歡迎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一如既往支援大家來中國創業和發展。

  2014年5月22日,在出席亞信會議上海峰會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這次座談會上,習總書記對於引才的意義以及如何引才進行了更加深入、詳細的闡述。他強調,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

  對於如何引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養國內創新人才的同時,更加積極主動地引進國外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對於如何用才留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積極營造尊重、關心、支援外國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對他們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讓各路高賢大展其長。

  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指出,外國專家主管部門要繼續完善外國人才引進體制機制,切實保護智慧財産權,保障外國人才合法權益,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人才給予表彰獎勵,讓有志於來華發展的外國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

  在機制上已有突破

  在習近平人才思想的指引下,我國在從海外引人引智方面已經出臺很多舉措,並産生實效。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第23條明確規定,要完善海外人才引進方式,更大力度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國家“千人計劃”),敞開大門,不拘一格,柔性匯聚全球人才資源。對國家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開闢專門渠道,實行特殊政策,實現精準引進。為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意見》規定,要完善引才配套政策,解決引進人才任職、社會保障、戶籍、子女教育等問題。對外國人才來華簽證、居留,放寬條件、簡化程式、落實相關待遇。

  為了方便外籍人才來華工作以及居留居住,公安部出臺了不少便利措施。比如在北京,2016年1月,公安部推出支援北京創新發展的2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國人簽證、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並設立公安部中關村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大廳,為北京創新發展提供優良便捷的出入境軟環境。2017年6月16日,2017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啟用。持有新版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士,除了出入境中國可以免除簽證外,可以給孩子辦入學、住宿登記、考駕照、買房子、結婚登記等。若在中國境內工作,可以享受社保,使用公積金;在日常生活中,更能用這張“綠卡”身份證購高鐵票、使用共用單車等。

  今年,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外國專家局整合進入新組建的科技部。3月28日,科技部長王志剛赴外國專家局進行專題調研,他指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指示精神,更加重視和加強引智引才工作。另外,新設立的國家移民管理局不僅是為了便利國人出境,同時也是為了適應來華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不斷增加這一新形勢,主動為國家人才引進提供更多服務和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出臺的中央支援海南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出,支援海南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允許外籍和港澳臺地區技術技能人員按規定在海南就業、永久居留。支援海南探索建立吸引外國高科技人才的管理制度。

  人才高地逐步形成

  在習近平人才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從海外引進人才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並取得積極成效。

  一方面,來華工作的海外人才不斷增加。今年5月2日,諾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等7名外籍人士在上海正式領取到永久居留身份證。據統計,2016年,公安部發出中國“綠卡”1576張,比上年度大漲163%。2016年北京市受理外籍人才及家屬永久居留申請比2015年增長426%;上海市的這一數字同比增長6倍。2016年來中國大陸工作的外國專家及其他外國人員超過90萬人次。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2017年4月11日召開的2017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披露:截至2016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其中2016年回國43.25萬人,十八大以來5年回國人數佔到70%。“千人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進高層次留學人才5.39萬人;出國留學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海外人才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磁鐵”效應。我國完全有能力成為國際人才競爭的高地,真正做到匯天下英才,將創新發展的引擎發動起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