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入學習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全面推進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

2018-05-19 19:40:00
來源:求是 
字號

  作者:復旦大學網路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科學分析了資訊化變革趨勢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深刻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指導新時代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高瞻遠矚、把握大勢,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網際網路發展治理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網路強國戰略思想。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動遵循,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發展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網之道。

  網路強國戰略穩步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佈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準4.1個百分點。從電商平臺到線上支付,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網際網路應用業態的領先國家。在此基礎上,我國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出臺《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等90多個戰略性、制度性文件,網信領域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基本完成,進一步夯實了網路強國建設的基礎。

  網路內容建設與管理取得顯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明確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有效建設網上網下同心圓,讓網際網路發揮凝聚人心的作用,為網民創建一個清朗的網路空間,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推出“深改組1000天”等一系列重大主題宣傳,實施網上理論傳播工程、“中國夢”踐行者網路傳播工程以及深入開展“清朗”“護苗”等專項行動,網路空間日漸清朗,網路輿論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正在形成。

  網信軍民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軍民融合是軍民融合的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從網際網路乃至整個資訊技術在全球的發展來看,軍民融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也是決定各國網信事業成敗的關鍵領域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北斗等標誌性項目,網信軍民融合示範工程得到統籌推進,網信軍民融合相關體制、機制以及政策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網信軍民融合取得階段性顯著進展。

  在全球網路空間治理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網路空間的發展和延伸。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為推進全球網路空間治理體系的良性變革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通過搭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這樣的主場平臺,以及舉辦中美網際網路論壇、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信合作等方式,中國的治網方案與治網理念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中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顯著提升。

  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的豐富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信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説明黨中央關於加強黨對網信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決策和對網信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充分説明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對實踐的指導是科學有力的。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作出了“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的重大判斷;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擘畫出我國網信事業的宏偉藍圖;2018年4月20日,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凝煉地提出了“五個明確”,形成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科學系統的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深刻回答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

  深入領會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國家安全是國家存在和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網信工作必須置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野下開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就是確保國家領土主權、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免受各種侵襲、干擾、威脅。網際網路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最前沿,網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更加全面準確和深刻把握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的精準論述,才能真正從戰略和全局上認識、理解並把握做好網信工作的重要意義。

  深入領會網路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網路強國戰略目標進行了高度概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産力和新的發展方向。要成為網路強國,首先,必須成為生産力意義上的網路強國,即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有效突破,具備網路技術強國的基本特徵,能夠在基礎理論、實驗室設計、工業生産以及市場競爭中佔據關鍵地位,將中國建設成為真正的網路技術強國。其次,必須成為網路治理強國,在國內和國際兩個維度,建成適應時代需求的網路治理能力體系,併為全球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事業作出中國貢獻。

  深入領會網路強國建設的原則要求。網路強國建設,離不開網路安全觀的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路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網路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網路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網路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網路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無論是全球網路安全態勢的風起雲湧,還是中國網路強國建設的具體實踐,都證明習近平總書記對網路安全基本特點的概括是精準的,不僅點出了網路安全的要害,也指明瞭網路強國建設的方向。深入領會網路強國建設的原則要求,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網路安全觀,深刻把握網路安全的本質特徵,全面、有效、整體地推進網信事業發展。

  深入領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國際主張。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對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提出全新挑戰。中國對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國際主張,本質上就是要在尊重各國網路空間主權平等原則基礎上,推進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秩序的良性變革,最終建成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用“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勾勒出建設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藍圖。

  深入領會做好網信工作的基本方法。面對網際網路領域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必須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網信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來謀劃。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化手段開展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在網路綜合治理、網上正面宣傳、突破資訊領域核心技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深度推進軍民融合以及持續推進全球網路空間治理體系良性變革等領域,形成並完善網信工作的體制機制以及方法。

  三、進一步推進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指明瞭新形勢下加強網信工作的關鍵點、著力點,廓清了模糊認識,為網路強國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全面推進網信工作取得新進展。

  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充分運用非對稱技術的比較優勢,以完善的頂層設計,實現體制機制創新,進而獲得更加充分的發展後勁,實現彎道超車。2018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把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改為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就是為了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決策和統籌協調作用,在關鍵問題、難點問題上定調、拍板、督促。

  資訊領域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即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裏,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我們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遵循技術發展規律,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綠色通道,在技術、産業、政策上共同發力,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儘快在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上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

  有效提升內外兩個網路場域的話語權。全球網路空間的形成,以及國家和地區之間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導致當今世界各國都面臨如何提升內外兩個網路場域話語權的艱巨任務。這也是中國推進網信事業良性發展必須回答的問題。對此,中國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對內,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對外,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走出去”的方式方法,講好中國故事,有效提升國際話語權。返回光明網首頁

  深入學習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全面推進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

  2018-05-19 09:44 來源:《求是》 

  作者:復旦大學網路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科學分析了資訊化變革趨勢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深刻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是指導新時代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綱領性文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高瞻遠矚、把握大勢,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我國網際網路發展治理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網路強國戰略思想。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動遵循,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發展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網之道。

  網路強國戰略穩步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佈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路強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準4.1個百分點。從電商平臺到線上支付,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網際網路應用業態的領先國家。在此基礎上,我國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出臺《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等90多個戰略性、制度性文件,網信領域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基本完成,進一步夯實了網路強國建設的基礎。

  網路內容建設與管理取得顯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明確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有效建設網上網下同心圓,讓網際網路發揮凝聚人心的作用,為網民創建一個清朗的網路空間,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推出“深改組1000天”等一系列重大主題宣傳,實施網上理論傳播工程、“中國夢”踐行者網路傳播工程以及深入開展“清朗”“護苗”等專項行動,網路空間日漸清朗,網路輿論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正在形成。

  網信軍民融合取得階段性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信軍民融合是軍民融合的重點領域和前沿領域。從網際網路乃至整個資訊技術在全球的發展來看,軍民融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也是決定各國網信事業成敗的關鍵領域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北斗等標誌性項目,網信軍民融合示範工程得到統籌推進,網信軍民融合相關體制、機制以及政策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網信軍民融合取得階段性顯著進展。

  在全球網路空間治理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網路空間的發展和延伸。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為推進全球網路空間治理體系的良性變革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通過搭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這樣的主場平臺,以及舉辦中美網際網路論壇、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信合作等方式,中國的治網方案與治網理念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中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顯著提升。

  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的豐富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信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説明黨中央關於加強黨對網信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決策和對網信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充分説明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對實踐的指導是科學有力的。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作出了“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的重大判斷;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擘畫出我國網信事業的宏偉藍圖;2018年4月20日,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凝煉地提出了“五個明確”,形成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科學系統的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深刻回答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

  深入領會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國家安全是國家存在和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網信工作必須置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野下開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就是確保國家領土主權、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免受各種侵襲、干擾、威脅。網際網路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陣地、最前沿,網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更加全面準確和深刻把握網信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的精準論述,才能真正從戰略和全局上認識、理解並把握做好網信工作的重要意義。

  深入領會網路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網路強國戰略目標進行了高度概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産力和新的發展方向。要成為網路強國,首先,必須成為生産力意義上的網路強國,即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有效突破,具備網路技術強國的基本特徵,能夠在基礎理論、實驗室設計、工業生産以及市場競爭中佔據關鍵地位,將中國建設成為真正的網路技術強國。其次,必須成為網路治理強國,在國內和國際兩個維度,建成適應時代需求的網路治理能力體系,併為全球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事業作出中國貢獻。

  深入領會網路強國建設的原則要求。網路強國建設,離不開網路安全觀的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路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網路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網路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網路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網路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無論是全球網路安全態勢的風起雲湧,還是中國網路強國建設的具體實踐,都證明習近平總書記對網路安全基本特點的概括是精準的,不僅點出了網路安全的要害,也指明瞭網路強國建設的方向。深入領會網路強國建設的原則要求,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網路安全觀,深刻把握網路安全的本質特徵,全面、有效、整體地推進網信事業發展。

  深入領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國際主張。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對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提出全新挑戰。中國對網際網路發展治理的國際主張,本質上就是要在尊重各國網路空間主權平等原則基礎上,推進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秩序的良性變革,最終建成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用“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勾勒出建設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藍圖。

  深入領會做好網信工作的基本方法。面對網際網路領域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必須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把網信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來謀劃。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善於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化手段開展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在網路綜合治理、網上正面宣傳、突破資訊領域核心技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深度推進軍民融合以及持續推進全球網路空間治理體系良性變革等領域,形成並完善網信工作的體制機制以及方法。

  三、進一步推進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指明瞭新形勢下加強網信工作的關鍵點、著力點,廓清了模糊認識,為網路強國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全面推進網信工作取得新進展。

  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充分運用非對稱技術的比較優勢,以完善的頂層設計,實現體制機制創新,進而獲得更加充分的發展後勁,實現彎道超車。2018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把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改為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委員會,就是為了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決策和統籌協調作用,在關鍵問題、難點問題上定調、拍板、督促。

  資訊領域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即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裏,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我們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遵循技術發展規律,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綠色通道,在技術、産業、政策上共同發力,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儘快在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上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

  有效提升內外兩個網路場域的話語權。全球網路空間的形成,以及國家和地區之間客觀存在的文化差異,導致當今世界各國都面臨如何提升內外兩個網路場域話語權的艱巨任務。這也是中國推進網信事業良性發展必須回答的問題。對此,中國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對內,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網上網下形成同心圓,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對外,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走出去”的方式方法,講好中國故事,有效提升國際話語權。返回光明網首頁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