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光明網專論】4月份國民經濟平穩運作,高品質發展邁出新步伐

2018-05-19 13:2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張德勇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4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指標。儘管消費、投資等指標的增速出現小幅回落,但多項指標顯示,在穩的基礎上,經濟向好、有進的發展態勢依然是中國經濟運作的基本面。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所以,判斷中國經濟運作狀態,除了看總量指標,更重要的是要看結構性指標,尤其是要看這些結構性指標所體現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積極成效。從4月份多項指標來看,我國經濟運作的內在穩定性繼續得到強化,品質效益保持較好水準,推動高品質發展邁出新步伐。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定海神針”,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中之重。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增速比上月加快1.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0.5個百分點。工業生産穩中有升,有效保障了國民經濟運作總體平穩。而且,在固穩的同時,産業邁向中高端的趨勢在加快。比如,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10.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8和3.3個百分點;再如,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82.2%,整合電路增長14.3%,工業機器人增長35.4%。這意味著,以工業生産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正沿著“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的發展路徑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讓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

  高技術産業投資發展勢頭良好,進一步夯實高品質發展之路。儘管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比較平緩,比上個月略有回落,但投資結構繼續優化。1-4月份,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10.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10.1%,拉動投資增長0.7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7.9%,增速比全部投資高0.9個百分點,比全部製造業投資高3.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佔製造業投資提高至17.2%,對製造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8%。此外,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增速比全部服務業投資高6.8個百分點。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我國經濟平穩運作的基礎上,符合高品質發展的經濟運作態勢已經形成,並呈逐步擴張之勢,新動能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加快引領高品質發展。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已轉化成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對此,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主線,也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基本遵循。今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産能利用率提升,微觀杠桿率下降,商品房庫存減少,企業成本降低,短板領域投資增加,為企業發展、實體經濟振興創造了有利條件。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6%,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18%,比上年同期提高0.11個百分點;此外,1-3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基本相當。不言而喻,企業利潤率的提升,除了市場需求有所回暖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還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所帶來的供給環境改善有關,體現了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具體成效。

  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需求結合起來,有助於更好推動高品質發展。4月份國民經濟總體上平穩運作,就業形勢穩定向好,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新産業、新消費模式以及新動能投資,均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我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優勢依然突出。同時,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以來,世界經濟政治形勢更加錯綜複雜,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這就需要我們在加快調整結構的同時,注重持續擴大內外需求,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就內需而言,以消費升級為驅動,繼續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就外需而言,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程中,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需,提升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實現內需外需協調並進。

  總之,4月份國民經濟平穩運作,推動高品質發展邁出新步伐。但制約經濟持續向好的結構性、深層次問題仍然突出,因此,必須緊緊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為經濟發展謀篇佈局,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穩定市場供求關係,引導市場合理預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而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多施策空間。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