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名稱包裝易混淆 工商提醒:當心“傍名牌”産品

2018-05-17 16:0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工商提醒:當心“傍名牌”産品

  新華社成都5月17日電(記者董小紅)自己的商品沒有名氣,一些商家就想通過“傍名牌”“搭便車”等侵權行為,使商品名稱、包裝等看起來和知名品牌相似,讓消費者誤以為就是某名牌商品,從而擴大銷量獲取利潤。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17日公佈了一批“傍名牌”案件。

  記者了解到,從2017年12月12日起,四川開展了為期100天的“紅盾春雷行動2018”,重點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規範市場秩序。其中,多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了一批市場混淆違法案件。

  “與知名品牌商品外包裝、裝潢近似的混淆行為比較普遍。”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競爭執法處副處長黃健介紹,近期,南充市查處了一起擅自使用與“六個核桃”飲料近似包裝裝潢的商品不正當競爭案。該案件當事人銷售的“六個果仁核桃”“六個原味核桃”飲料,與市場上有一定影響的“六個核桃”産品包裝近似,容易導致消費者誤購,嚴重影響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內江市近期也查處了一起擅自使用與“黃老五”花生酥近似的包裝裝潢不正當競爭案。當事人生産的“王老五”原味、椒鹽味兩種花生酥與“黃老五”系列的原味、椒鹽味花生酥在整體底色、産品漫畫圖片等方面十分近似,視覺上易使購買者産生混淆或誤認。

  黃健提醒,消費者日常選購商品時要仔細辨別産品名稱、包裝等,不能貪圖便宜忽略品質,最好到正規門店選購。購物後保存好發票等購物憑證,以便日後發生糾紛及時維權。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