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土爆發抗議美國遷館遊行 示威者高喊“耶路撒冷屬於穆斯林”

2018-05-14 09:3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今天是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日子。牽著美國總統千金的手,猶太裔的白宮第一女婿庫什納將代表他的岳父參加開館儀式,見證這一標誌著美以同盟空前緊密的歷史性時刻。1948年的今天(5月14日),以色列宣佈建國,次日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在拉姆安拉,這個被巴勒斯坦人牢牢記在教科書上的“災難日”,從今天起又增添了一層新的屈辱和仇恨。

  “耶路撒冷屬於穆斯林!”一些國家已經陸續發起了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行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13日警告,哈馬斯正策劃一系列暴力行動,試圖破壞美國駐以新使館的開館典禮

  “安全形勢將會非常非常緊張”,布魯金斯學會中東政策中心主任薩克斯13日對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説,即便不會看到局勢失控,巴勒斯坦人的問題也不會消失,尤其在美國削減了通過聯合國向巴勒斯坦難民提供的資金後,加沙地帶的生活條件已經惡化。曾參與巴以和談的一名巴勒斯坦官員説,“耶路撒冷是巴以和平進程的核心問題,也是寄託著巴勒斯坦人最多期待的核心問題。大多數巴勒斯坦人都不會認為,一個首都不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是值得擁有的。”

  據美聯社13日報道,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爆發了抗議美國遷館的集會遊行,有示威者舉著標語牌:“耶路撒冷屬於穆斯林!”《華盛頓郵報》13日稱,巴勒斯坦哈馬斯的高級代表團已于當天進入埃及,計劃在埃及發動反對美國遷館的大型示威活動。

  不過,馬利蘭大學政治學教授特哈米對美媒説,儘管在阿拉伯世界沒有人喜歡特朗普這個決定,但這不是一個優先考慮的問題,“他們現階段可能更關注敘利亞和伊朗”。一些阿拉伯國家領導人正在淡化美國遷館事件,因為他們希望繼續與特朗普政府合作。

  美國《紐約時報》稱,考慮到新館辦公空間有限,短期內,弗裏德曼大使將在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各辦公一段時間,大部分使館工作人員仍將暫時留在特拉維夫。

  此前,弗裏德曼在記者會上稱,遷館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的,並非“贈予”以色列的禮物,這是基於現實而非幻想的基礎來促進和平進程。而俄羅斯代外長拉伕羅夫日前則表示:“莫斯科對巴以和平進程形勢感到擔憂……特別是考慮到美國關於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通過改變中東地緣政治格局來弱化巴勒斯坦重要性的企圖令莫斯科感到不安。在當前敘利亞、葉門、伊拉克、利比亞局勢日益緊張之際,美國採取這一措施是十分危險的,這將加劇中東地區的衝突。”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