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世界母親都是獨特的 但她們共同的名字,是“愛”

2018-05-13 12: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5月13日電 (卞磊) “上帝不能無處不在,因此他創造了母親”。猶太諺語如是説。無論哪個國度,哪個時代,無論多麼成功,還是多麼平凡,人們都曾經是孩童。在生命初始時;在脆弱孤獨時;在枝繁葉茂時;在白髮蒼蒼時,人們永遠依賴、深愛、思念和牽掛著的,總少不了臍血之親的那個人——母親。

  【母親的基因】

  母親節最早起源於古希臘,而母親的基因卻要追溯到更遠、更古老的時代。幾個世紀來,傳遞愛的方式隨時代幾經變化,母親的愛卻早已融進血脈基因不斷被“複製”,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

  1914年,美國將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1950年,法國將母親節定於每年5月的最後1個星期日;1976年,泰國為歌頌詩麗吉王后,將節日定於8月12日……縱然各地母親節的日期不同,但母親的基因在全球相通。

  哥斯大黎加,一位母親為救下被鱷魚咬住的5歲幼子,拼盡力氣鱷口奪子;澳大利亞新州一位母親,為給孩子樹立榜樣,9個月內瘦身60公斤;在英國,一名年輕母親羊水提早破裂,為救存活機率只有10%的孩子的性命,每天堅持喝下9升水……

  幾乎每時每刻,全球都有令人動容的故事在上演。她們的勇氣與堅持,深刻詮釋了什麼是“為母則剛”。

  對全人類的孩子們來説,母親大概就如康乃馨的花語一樣,充滿“愛、魅力和尊敬之情”。

  【母親的標簽】

  —我不想要馬克杯或酒杯。

  —那你想要啥禮物?

  —想要獨自呆上一整天,看看書。

  —想做美甲。

  母親們真正想要的禮物是什麼呢?

  “母親節,媽媽們到底想要什麼禮物?”不同於以往千篇一律的“母親節禮品指南”報道,今年外國媒體《赫芬頓郵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為媽媽們標記下個性鮮明的標簽(#),讓母親走出“犧牲”、“奉獻”、“慈祥”等刻板印象,展現更豐富的色彩。

  #酷#,#會賺錢#

  “就像夢想成真了一樣,我現在再也不用擔心在狹小的空間裏撫養孩子。”澳大利亞的安娜絲年過30歲,育有3個孩子。瘦身前,她失去了剛出生的孩子,丈夫因嫌棄她肥胖,離她而去。但現在,她瘦身成功,且憑瘦身經驗年收入50萬澳元,還搬進了墨爾本富人區。

  #勇敢#,#搏鬥#

  美國佛羅裏達州一名30歲男子在商店,試圖強行拽走一名13歲少女,少女的母親見狀奮力搏鬥,不停地對男子揮拳,最終迫使男子鬆開少女,他也被趕來的警察逮捕。

  #堅強#,#才華#

  讓5個從5歲到14歲的孩子站成一排,美國德州休斯敦一名單親母親站在他們前面,留下了一張滿屏笑容的自拍。9年前的大火,讓時年33歲的錢普斯失去了一切。之後,丈夫去世,母親中風,她又丟了工作。但現在,她將從法學院畢業,有能力和孩子們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母親的名片】

  除了普通人,在許多大文豪、著名科學家背後,也站著一些深藏功與名的母親。其實,這些孩子又何嘗不是母親“人生的名片”上最傑出的作品?

  伊麗莎白默多克(1909年—2012年)

  ——傳媒大亨默多克之母

  ——“愛的紀律”

  伊麗莎白十分節儉,且熱愛慈善。她會給孩子們制定較高的標準,並要求其努力達到。為培養孩子的性格,她曾經將小默多克送往墨爾本附近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學校。

  索菲特雷布舍(1772年—1821年)

  ——法國浪漫主義文豪雨果之母

  ——支援選擇

  在雨果的小時候,舞文弄墨是一個沒什麼前途的事情,但小雨果就是個愛好文學的孩子。索菲知道後,沒有屈從世俗的觀念,積極支援雨果進行詩歌創作,她還留心幫孩子尋找詩題,捕捉靈感,成就了一代文豪。

  蘇珊娜達爾文(1765年—1871年)

  ——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之母

  ——啟蒙老師

  蘇珊娜是達爾文的啟蒙老師,曾教授過小達爾一些花草知識。儘管蘇珊娜在達爾文較小時,就因病去世,但依然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卡特琳娜伊麗莎白歌德(1731年—1808年)

  ——世界文學巨匠歌德之母

  ——你説後面會發生什麼呢?

  卡特琳娜常常會給小歌德講故事,但在講故事時,她常在關鍵情節處停住,讓小歌德自己想像後面的情節,培養其想像力和構思能力,為歌德之後寫劇本和小説打下了基礎。

  母親,不只是十月懷胎苦,不只是洗手作羹湯,更不只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燈下剪影。她們也曾是女兒,是妻子,是姐妹,因為孕育生命,才成為母親。她們有自己的夢想與希望,執著與才幹。每一位母親,都是獨特的,但她們的共性,都是愛自己的孩子。

  今天,以愛之名,重新認識、發現我們的母親,與她們交朋友,去讀懂這本人生應該好好讀一遍的書。(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