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 幸福美麗新邊疆】廳局幹部談西藏(下)

2018-05-11 10:13:00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中國西藏網訊 “新時代 幸福美麗新邊疆”網路主題活動第一站——西藏行媒體採訪見面會5月7日上午在拉薩舉行。西藏自治區政法委、區脫貧攻堅指揮部、區發改委、區旅發委、區教育廳、區科技廳、區環保廳、區交通廳各1名負責人參會,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西藏自治區網信辦相關負責同志參會並主持。各廳局負責人圍繞此次採訪主題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及取得的成效,並接受了媒體團記者的採訪提問。18家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記者參加。

圖為“新時代 幸福美麗新邊疆”網路主題活動第一站——西藏行媒體採訪見面會現場。攝影:噶哇扎西

  西藏自治區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巡視員范春文介紹了西藏教育發展工作情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特殊關懷下,對口援藏省市和各對口援藏單位的無私援助,以及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西藏教育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現代教育發展路子,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顯著提升,築牢了邊疆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石,為西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防穩固作出了重要貢獻。各級各類教育快速發展,一是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義務教育進一步鞏固,普通高中教育加快發展;二是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各市地重點辦好一所特色中職學校;三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辦學特色進一步凸顯,高原科學與技術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兩大特色學科群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目前,西藏自治區有各級各類學校2200所,教學點191個,在校學生73.35萬人,在職專任教師4.4萬人,2017年教育投入達到239.03億元。學前教育、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高等教育入學率分別達到72.5%、99.5%、99.3%、80.3%、34.4%。教育惠民政策有效落實,教育民生持續改善。一是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政策在全國率先實施,“三包”年生均標準達到3480元;二是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現有學生資助政策40項,資助資金32.19億元,年資助學生170.19萬人次,實現應助盡助;三是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2017年用於深度貧困縣的學校基本建設資金達到15.08億元,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實行免費補助;四是實施國家貧困地區招生計劃和農村專項招生計劃,高考錄取率達到73.5%,農牧民子女高考錄取比例達76%,內地西藏班農牧民子女錄取比例達到70%。

圖為阿裏普蘭縣科加村幼兒園的孩子們。圖片來源:國際線上

圖為阿裏普蘭縣科加村幼兒園的孩子們。圖片來源:國際線上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丁明勤介紹了西藏科技工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科技事業快速發展,實施國家和自治區各類科技計劃項目近千項,落實安排國家、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資金14.49億元,其中,農牧業財政科技投入佔全部財政科技投入超過60%。“十二五”末,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5%,科普率達到90%以上。西藏自治區財政科技研發投入逐步提高,2017年達到2億元。十八大以來,共評出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獎78項,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西藏自治區全區共申請專利1543件,尤其是近幾年發明專利申請同比增長保持在35%以上。目前,西藏自治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23萬人,年均增長保持在10%左右。西藏自治區有11個對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7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2人獲“何梁何利基金獎”;建成了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西藏)和4個院士工作站。西藏自治區發展科技特派員10926名,覆蓋全部行政村。今年來,通過科技特派員實施科技開發項目數122項,創辦企業37家,組建專業技術協會或經濟合作組織219家,創建創業基地175個,培訓農牧民群眾及廣大縣、鄉、村農技人員65萬人次,有效帶動11410戶建檔立卡脫貧戶脫貧致富。全區累計選派2650名“三區”人才深入到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技術培訓等科技服務工作,為打造特色農牧業産業化基地提供技術支撐。

圖為普蘭縣赤德村村委會幹部介紹村裏的優秀代表。攝影:噶哇扎西

圖為海拔3900米以上的阿裏普蘭縣公路兩邊的綠化建設。攝影:噶哇扎西

  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張天華介紹了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牢記中央重托,多措並舉保護生態環境。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築取得顯著成效,美麗西藏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在工作理念上,對保護與發展關係的認識更加深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理念正在牢固樹立,環境就是民生,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逐步深入人心。自國家批准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2008—2030年)》以來,累計落實資金95.2億元,對天然草地保護、森林保護,野生動植物及保護區建設等3大類10項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實現全領域覆蓋。累計落實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功能區等各類國家生態補償280多億元。

  西藏自治區交通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錦河介紹了西藏交通工作情況。西藏自治區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當好先行”的總體目標,全力補齊交通強國短板,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促進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事業跨越式發展,公路路網結構逐步完善,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準顯著提高,公路養護水準大幅提升,應急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為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了先導性、基礎性、服務性保障。截至2017年底,全區等級公路里程達77911公里,佔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的87%,比2012年增長了87%。鋪裝路面里程21450公里,比2012年增長了141%。青藏、川藏(南北)、滇藏、新藏5條主要進藏通道全部實現黑色化,基本達到三級及以上等級水準,國道109線青藏公路全線達到二級公路水準。西藏是我國面向南亞的戰略樞紐和開放門戶,是國家確定的沿邊地區開放開發重點區域和面向南亞開放前沿陣地。為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緬經濟走廊,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西藏自治區高度重視面向南亞開放陸路大通道規劃建設。(中國西藏網 記者/噶哇扎西)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