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

2018-05-08 00:26:00
來源:學習中國
字號

  作為公認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指出:“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全面總結。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科學的,在於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對此,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做了經典的闡釋。關於唯物史觀,恩格斯説:“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産,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關於剩餘價值學説,恩格斯説:“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它所産生的資産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而先前無論資産階級經濟學家或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對於馬克思一生中的這樣兩個發現,習近平總結道:“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作的特殊規律,為人類指明瞭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人民指明瞭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人類解放始終是馬克思全部思想的主題。讓人民獲得解放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關於人類解放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人類解放只有通過無産階級的解放才能實現,無産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德國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産階級。”在以往的階級社會中,任何一個階級的解放,意味著帶來新的剝削和奴役,而無産階級的解放,包含著全人類的解放。習近平指出:“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瞭方向。”這個理想社會就是共産主義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這樣暢想共産主義社會:“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範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産,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在《共産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未來社會時寫道:“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産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具有顯著的實踐性品格。習近平指出:“實踐的觀點、生活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徵。”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是植根于現實世界的,馬克思恩格斯對此早已作了很好的回答。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他有一句著名的話:“哲學家們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恩格斯始終旗幟鮮明地宣稱:“我們的任務是要揭露舊世界,併為建立一個新世界而積極工作。”在馬克思親自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第一國際”等國際工人組織相繼創立和發展,在不同時期指導和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聯合和鬥爭。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科學性,由近百年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給予了實實在在的印證。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説,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正確,“絕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麼‘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鬥爭中,證明了是對的”。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裏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始終認為,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一種學説,都不能窮盡真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曾經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説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説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恩格斯在其晚年一再宣稱:“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我們是不斷發展論者,我們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我們只能在我們的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麼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麼程度。”任何理論都不是絕對完美的,都需要根據現實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毛澤東同志形象地説:“幾千年以後看馬克思,就像現在看孔夫子。”鄧小平同志也明確指出:“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鬚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習近平説:“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

  由馬克思作為主要創始人的馬克思主義,改寫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今天,馬克思的學説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