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青年奮鬥當堅守人民立場

2018-05-07 20:4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深刻闡明瞭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為我們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提供了科學指南。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在《共産黨宣言》中,馬克思已明確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縱覽人類思想之林,沒有哪位先賢在構建哲學體系時,能夠像馬克思一樣,把人民立場作為思想的主要支撐,並用它來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繼而實現人類格局的新突破。正因為對“人民”二字的寫大,才讓馬克思主義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也讓中國的先行者甘願扮演著普羅米修斯的角色,歷經千辛萬苦從遙遠的歐洲大陸“取火”,為彼時黑暗的中國點亮一盞明燈,照亮民族復興的道路。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對於中國共産黨而言,人民立場就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這也是上世紀初的各種主義林立之中,歷史在東方唯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唯獨選擇了中國共産黨的原因所在。從長征拿下了“婁山關”“臘子口”,到十四年抗戰趕走了野蠻侵略者;從解放戰爭用小輪車推出勝利,到建設年代的激情燃燒……正是堅守了人民立場,中國共産黨人才能在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過程中,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點,坐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中國共産黨人依然強調要“堅守人民立場”這一馬克思主義的根本遵循。“站起來”到“富起來”的篳路藍縷,讓有些人看到了經濟建築拔地而起,就有了高高在上的得意感;有些人從基層做起,直到手握大權,卻忘記了這權力原本就是人民所賦予而來;有些人為了政績工程,無視人民利益所在……對這些人而言,“人民立場”四個字,漸漸只在文件裏、口頭上出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如果不對黨內個別人喪失人民立場繼而“跑出場外”的行徑予以糾偏,中國共産黨就無法向時代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堅守人民立場,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問題,更是中國共産黨人治國理政的實際問題。從出臺“八項規定”的激濁揚清,到“蒼蠅老虎一起打”的反腐風暴;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深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執政水準,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堅守人民立場,就是初心,就是使命。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産黨人才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新的勝利,需要新的力量。“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與師生座談時,對青年表達了殷殷期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忠實傳人,必然是優秀的青年一代。歷史中是有跡可循的:從中國一大代表平均年齡27歲、長征紅軍將士平均年齡22歲,到現在中國航太團隊平均年齡30齣頭、人民生命守護神藍劍突擊隊的平均年齡27歲……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社會的發展、百姓的福祉,創作歷史偉業和謀求人民幸福的人,大多是朝氣蓬勃的青年。相信,以“堅守人民立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青年在黨的帶領下,定能把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化為工作舉措和務實行動。這也是青年在新時代有新作為的必然姿態。

  新時代青年奮鬥當堅守人民立場。堅守人民立場,看似平實描述,但它不是敲鑼打鼓、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必須要靠青年用奮鬥來踐行、來落實。明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世紀仿佛走過一個輪迴,但中國青年堅守人民立場的初心,始終不變。新時代浩蕩東風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指引,以人民的名義,我們再出發!(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