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裏爾的那聲啼哭譜就人類命運同心曲——寫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之際

2018-05-06 23:35: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出席大會。新華社記者鞠鵬 攝

  兩百年前,特裏爾城的一聲啼哭,響徹了寰球,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裏,給人類帶來了思想和實踐的偉大變革,世界的格局逐步發生了深刻改變。

  兩個世紀,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説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

  斯人已逝,思想永存。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

  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誕生在德國特裏爾城。無論如何,當時的人們不會想到,這個普通孩子在未來成長中,在漫長而充滿坎坷的一生中,以筆為槍、執劍天涯,以鬥爭和批判為武器,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不懈奮鬥,成就偉大人生。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一段時間以來,世界各地學習、研究和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們,以不同方式紀念他,或讀一讀他的經典著作,或寫一寫紀念的文字,或走一走他曾經的足跡。

  我們知道,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要説與馬克思的故事、與馬克思主義的故事,在當今世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並因此而取得偉大進步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這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

  日出東方,開天闢地。

  回望歷史,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從一個偉大人物的誕生,到一種偉大思想的生根發芽,再到一種偉大實踐引領堅定前行,歷史走過了兩百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創造著新的更大輝煌。

  回望歷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以鐵一般的事實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

  只有從更寬廣的視野、更長的時間軸,才能更好地透視出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

  從提出社會主義思想到現在,已有五百年時間。搞清世界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及其演進,搞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就能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並因此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接力棒,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當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埋頭苦幹、銳意進取,奮力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新時代的共産黨人,在今天是如何更好讀懂馬克思的呢?

  答案之一就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至少5次集體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包括“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影響”“《共産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

  是學習、是態度,更是堅定的行動、自覺的踐行。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馬克思主義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它深深地植根人民之中,指明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當今世界,天下一家。同各國人民一道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執著理念和堅定行動。當我們從更寬廣的視角,更加深刻地洞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偉大意義的時候,沒有人能夠輕易否定也否定不了人類以合作共贏的精神、以世界範圍內“集體主義”的信仰,共商共建共用更加美好新世界的總體進程。

  “‘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春生夏長、萬物自此走向繁茂。”當年,特裏爾的那聲啼哭譜就了人類命運同心曲。而今,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我們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歷史進程中,不忘初心、永久奮鬥。親愛的青年朋友,你準備好了嗎?我們繼續前進!(中國青年網評論員 王鳳標)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