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C919首飛機組成員的藍天夢 馬菲:奮鬥是一種快樂的人生狀態

2018-05-05 11:4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2017年的5月5日,也就是去年的今天,首架國産大飛機C919在上海首飛成功,這也標誌著天空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新一代大型客機的身影。在首飛機組中,有一個特殊的崗位,叫試飛工程師。如果説試飛員是“雲端舞者”,那麼試飛工程師就是這場雲端舞蹈的“策劃師”。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去認識C919藍天首秀的機組成員,今年33歲的試飛工程師馬菲。

  中國商飛C919首飛機組試飛工程師馬菲説,我是試飛工程師馬菲,今年33歲,從事這份工作十年來,親眼見證了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從夢想變為現實。更加幸運的是,作為首飛機組的成員之一,2017年5月5日,我與C919飛機一起飛上了藍天。

  2018年5月5日是C919首飛一週年的日子,在經歷過前兩架機的首飛之後,馬菲和他的團隊正在為第3架機的首飛做準備。

  馬菲説,我們一共要完成六架機的首飛,要完成六架機在各個場地不同環境下大強度的試飛,而這些挑戰就是未來幾年我們這些年輕人要去奮鬥的一個目標、一個平臺。從大學畢業之後就來到了中國商飛,那個時候還是一名飛機設計師,在2010年的時候,當時公司要選拔一批設計員送去做試飛工程師培訓。經過重重選拔,最終被選為第一批試飛工程師學員,有十個人到南非進行這樣的培訓。 那一年的時間像是閉關修煉,回過頭來又看那段時間非常的充實,一年的時間好像過了好幾年的那種感覺一樣。

  就這樣,馬菲完成了180度的大轉變,從飛機設計師變成了試飛工程師。對他而言,學到的不僅是試飛工作的技能,更是國際民機試飛的獨特理念,填補了國內民機試飛的空白。

  馬菲説,試飛工程師他的作用更像是一座橋梁,他是試飛員與工程人員的橋梁,同時也是設計人員和飛行人員的橋梁。所以是一個跨專業的橫向的需求。

  C919大型客機進行首次滑行試驗

  這是C919首架機在首飛前,進行的一次滑行試驗,這也是C919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動力行走。10年的研製,所有人都在等待這個激動的時刻。然而這次滑行,僅進行了十幾米就終止了。當時作為試飛工程師的馬菲,就在飛機上。

  馬菲説,這對大家來説就像嬰兒邁出第一步一樣,非常簡單的一個任務,但是沒想到它卻失敗了,對整個團隊的打擊都非常的大。

  試驗的失敗,將整個滑行試驗推遲了近一個月。在有限的時間內,研製人員加班加點排查原因。經歷了第一步的挫折和艱難的摸索等待後,2017年5月5日,C919從容地抬起頭,穿越雲層翱翔在東海之濱,以近乎完美的姿態完成首飛,翻開了中國民用航空事業史冊的嶄新一頁。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首飛

  馬菲説,雖然只是飛了一個小時, 但是對於我們設計人員、製造人員、項目人員來説,包括周邊做支援的服務人員來説,我們準備這一刻準備了有十年了。

  十年的時間,可以造就一座城;十年的時間,可以養大一個孩子。然而,馬菲卻把他的十年都用在了大飛機事業的奮鬥上。

  馬菲應該説是把青春奉獻給了自己所愛的事業。

  馬菲説,就像總書記説的“核心技術是不能靠化緣得來的,只能靠自己探索和摸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走過一些彎路,但同時也取得一些成績。這都是我們未來奮鬥的方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