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産黨宣言》為什麼能永葆青春

2018-05-05 11:37: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黨建研究基地研究員 孫寧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共産黨宣言》發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産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共産黨宣言》為什麼能永葆青春?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探尋答案,1845年初,在普魯士政府的強烈要求下,法國政府將一個名叫馬克思的青年人驅逐出境。流浪中的馬克思,來到了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此後,他常常和一個小他兩歲叫恩格斯的小夥子在布魯塞爾廣場一側的白天鵝咖啡館裏會面、聊天、寫作……三年後,1848年的2月,一份叫《共産黨宣言》的文本在他們的手中誕生了。宣言中寫道“一個幽靈,共産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無産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那一年,馬克思30歲,恩格斯28歲。當年3月4日,馬克思再度被比利時政府驅逐出境。

  思想者在流浪中體驗精神的放逐,但他們註定不孤獨,因為他們胸懷中有千千萬萬受苦的人民。1920年,在《共産黨宣言》問世後的第72年,陳望道將它譯成中文出版。1921年的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十幾個年輕人在一次秘密會議行將結束的時候,集體朗誦了這個文本的相關片段,不禁熱淚盈眶。南湖這艘遊船很小,但前途很遠大,這次會議被人們稱作“中共一大”,而這群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28歲。又過了28年,中國共産黨在天安門升起了五星紅旗,近代中國百年屈辱的歷史就此終結。

  時光荏苒,2018年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我們重溫《共産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這個源頭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真正保持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習近平還指出,“學習運用《共産黨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進人民福祉,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實際上,這也是《共産黨宣言》青春永駐的時代意義之所在。

  平凡中顯偉大,細微處見真章。紅軍長征途中有名的“強渡烏江”,在黔北百姓的傳説中,被描述成一場如有神助的戰鬥。當年,紅軍過烏江時,在沿岸所有船隻和舢板都被破壞的絕境中,是小小竹筏運送中央紅軍3萬餘人順利過江,之後直取遵義。當年紅軍做竹筏時的一個溫情細節,至今仍在當地廣為流傳。當工兵連的戰士拼命砍竹子時,有一位當過篾匠的戰士站出來説,竹子分公母,幾根母竹子之間,要留一根公的。如果把公竹母竹都砍了,這片竹林以後就不會長竹子了,百姓還怎麼活?他還教其他紅軍戰士如何辨別公竹和母竹。於是戰士們在砍竹子前先把不能砍的做好標記。一支衣衫襤褸的隊伍,在急行軍途中不為奪路遠征而斷了老百姓的活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了老百姓生計的後面,雖然他們明白,晚過江一分鐘都要拿自己的命去換,但他們沒有猶豫過……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一個擁有8900萬黨員的大黨如何做到長期執政?如何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烏江畔的紅軍戰士生動地詮釋了“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理念。

  2018年,適逢《共産黨宣言》發表170週年,作為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誌,《共産黨宣言》歷經無數思潮的激蕩,以200多種文字傳遍全球,改變世界,無疑和它那深深的人民性有關。今天,要確保我們黨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就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並學以致用,保持初心,讓我們黨永遠煥發青春本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