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談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

2018-05-05 11:35:00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北京5月4日電 (萬鵬)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産黨宣言》發表170週年。“馬克思的學説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今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

  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馬克思主義與文化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振峰,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顏曉峰等學者認為,隨著時代和社會發展腳步的延續,馬克思主義理論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我們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深入領悟、認真學習馬克思的精神境界。

  理論創新,凸顯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神聖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

  “任何一種理論要想説服人關鍵要自身科學。”韓振峰告訴記者,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它從整體上、本質上認識和把握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被譽為“偉大的認識工具”,成為幫助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能夠影響世界、影響未來的內在根本原因。“時空的穿越、歷史的延續不僅沒有影響馬克思主義在今天的影響力,而且隨著時代和社會發展腳步的延續,馬克思主義理論越來越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韓振峰向記者説。

  “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深入領悟、認真學習馬克思的精神境界。”顏曉峰告訴記者,馬克思留給我們的既有理論的財富,還有精神的財富。馬克思主義經典産生於世界歷史的變革與轉折時代,它不因時光的流逝而失色,反而歷久彌新、愈益醇厚。今天我們研讀這部經典,要在學習掌握科學理論、觀點、方法的基礎上,注重將其作為精神的經典予以吸收,加深感悟使經典成其為經典的精神。

  “廣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仍需不斷努力。”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陳先達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在增強政治意識的同時,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研究和教學的學術含金量。

  牢記使命,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今日所強調,這是尊重歷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産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和浙江嘉興,宣示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前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又帶領中央政治局集體重溫《共産黨宣言》,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

  人民日報“任仲平”署名文章指出,中國走向民族復興,正是馬克思的思想在這片土地上推動歷史進程的偉大實踐。

  ——馬克思的理論孕育了“農村包圍城市”等革命方法,毛澤東思想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讓中國從此站了起來;

  ——馬克思的方法發展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創新理論,鄧小平理論引領改革開放,讓中國一路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今天,馬克思的學説演變成“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民族復興。

  “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

  “馬克思主義開放包容,絕不會過時。”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純紅認為,只要人類追求幸福的腳步沒有停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使命就不會結束,馬克思主義就具有永恒的價值。事實上,馬克思主義一直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理論體系。這就決定其絕不會過時。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它不是僵化不變的“絕對體系”,不是僵死的教條。馬克思主義堅持面向時代,永不止步于既有結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