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空對話不朽的馬克思②:有一種友誼叫“馬恩》

2018-05-03 11:4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1

  只有真正的友誼才能跨越時空、超越金錢和一切世俗的利益,才會地久天長。

  1844年,《德法年鑒》上同時刊載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恩格斯的觀點與馬克思不謀而合;馬克思感到自己終於找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戰友。

1

  1844年8月28日,26歲的馬克思和比他小兩歲的恩格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見面了。這是一次能夠改變歷史的會面。在接下來的10天裏,兩個人朝夕相處,傾心交談,從此開始了畢生的親密合作和偉大友誼。

1

  184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去英國做了為期6周的考察。他們一起研究理論、考察工廠、走訪工人,不僅加深了友誼,更加深了思想上的共識!

  英國之行使馬克思對工人階級的狀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認為歐洲無産階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理論,和一個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無産階級政黨。在這之後,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了共産主義者同盟的委託,起草了《共産黨宣言》。

  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

1

  在那個艱難的年代,為了資助馬克思繼續從事革命活動,恩格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他重新回到他極其厭惡的經商生活中,一去就是20年。恩格斯把掙來的錢,連續不斷地給馬克思匯去。

1

  他給馬克思的經濟研究和著述提供無私幫助。在這異地相望的20年裏,他們通過書信密切聯繫,往往一天一封或一天數封。

1

  在保存下來的1300多封書信裏,他們談論了哲學、政治、軍事等各種問題。

  正如列寧所説:“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説。”

  對世界産生深遠影響的《資本論》就是這一段友誼的結晶。

1

  1867年,馬克思給恩格斯寫信,激動地告訴他,《資本論》第一卷即將出版。

  “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印張剛剛校完……這樣,這一卷就完成了……我只有感謝你!沒有你為我作的犧牲,我是決不可能完成這三卷書的巨大工作的。我滿懷感激的心情擁抱你!”

1

  1883年3月14日下午兩點多,恩格斯像往常一樣來看望馬克思。他來到樓上的書房,看到馬克思安詳地坐在安樂椅上,已經永遠地睡著了。一縷和煦的陽光灑在馬克思高高隆起的額頭上。馬克思與世長辭,19世紀最偉大的頭腦停止了思想。

1

  馬克思逝世以後,恩格斯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經過長達十幾年的艱辛努力,恩格斯完成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整理和出版。在《資本論》第二卷出版前,恩格斯特意選擇5月5日馬克思生日這一天撰寫了序言,作為對逝去的老戰友的最好紀念。

1

  在創立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恩格斯是馬克思的終生合作者和最親密的戰友。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使他們成了親密無間的摯友。

1

  紀錄片《不朽的馬克思》將於2018年5月3日、4日晚20:00,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隆重上映,敬請期待。

1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