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蓬佩奧就任美國務卿,一堆挑戰等著他

2018-04-28 09:4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任重 甄翔 昭東】“我昨天下午宣誓就職,然後就直接搭乘飛機來到這裡。”據美國《紐約時報》27日報道,在通過參議院投票還不到12小時後,正式出任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就直奔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外長會。他27日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晤前表示:“今天要做的工作非常重要,此行對美國來説意義重大。”有分析稱,白宮最近一直在敦促國會儘快通過對蓬佩奧的提名,目的便是希望他能率團出席本次北約外長會。不過,這只是蓬佩奧上任後所面臨系列急迫挑戰中的一個。擺在這位鷹派國務卿面前的還有美朝首腦峰會、是否退出伊核全面協議以及如何處理降至冰點的美俄關係等重要問題。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道,美國最高外交職位的提名確認戰于當地時間26日畫上句號——由共和黨掌控的參議院最終以57票贊成、42票反對的結果,確認蓬佩奧為新任國務卿。蓬佩奧是特朗普政府任內第二位國務卿,所獲得的支援票數僅比上任國務卿蒂勒森多一票,在美國近代史中處於較低位置。據稱他只獲得6名民主黨人和1名與民主黨人舉行黨團會議的獨立黨人的支援,而當年希拉裏確認國務卿提名時,只有2名共和黨人反對。26日下午,蓬佩奧在最高法院宣誓就職,他在聲明中稱,自己非常高興成為國務卿,“期待能為國家服務,並立即行動”。

  “蓬佩奧將把美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擁有我的信任與支援。”特朗普26日在參議院投票後表示,很高興蓬佩奧能在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成為美國最高外交官。不過一些民主黨參議員對蓬佩奧在國際事務上的處理持懷疑態度,認為他過去的表現不符合美國價值觀。也許是想反駁對蓬佩奧能力的質疑,在提名獲得確認後,白宮立即發佈了蓬佩奧早前秘訪朝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合照。共和黨參議員戴恩斯26日表示,蓬佩奧作為特朗普行政團隊成員,幫助促成了美朝峰會這個“有可能是歷史性的外交突破”,這本身就證明了他的價值。

  蓬佩奧以美國首席外交官身份在世界舞臺上的首次亮相是27日召開的北約外長會議。路透社稱,蓬佩奧一直被視為特朗普的親密盟友,他甫一上任就前往北約,對於曾被特朗普怒懟“過時”的該組織而言,頗有刻意展示美國大力支援的意味。據美國官員透露,蓬佩奧此行的討論重點是“俄羅斯侵略加劇和伊朗地區威脅”及如何進一步鞏固北約組織。此外,蓬佩奧還將敦促北約歐洲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據了解,這次外長會將為7月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做準備,屆時北約或將針對俄羅斯推出進一步的震懾措施。德新社27日稱,在北約官方會議外,蓬佩奧還希望與德國外長及英國外長舉行小型會議。參加完布魯塞爾的會議後,蓬佩奧將於28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和約旦,討論伊朗核協議和敘利亞內戰等問題。

  而蓬佩奧結束本次行程回到美國後,還將面臨一系列內部和外部挑戰。《華爾街日報》27日稱,蓬佩奧前任蒂勒森的任期一直在如何重組國務院的內耗中度過,僱員士氣低落,工作效率急劇下降。蓬佩奧需要給僱員打氣,讓他們知道自己並未被邊緣化。此外,他還需要與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白宮幕僚長凱利、國防部長馬蒂斯以及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等人建立強有力的工作聯繫。在國際舞臺上,蓬佩奧必須著手處理美國與俄羅斯不斷惡化的關係、日益升級的貿易糾紛、艱難複雜的敘利亞地緣政治局勢以及美國與歐洲盟友在是否繼續參與2015年達成的限制伊朗核項目的國際協議方面陷入的僵局。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稱,蓬佩奧在處理國內和國際問題上都持有較為保守的觀念。他出任美國國務卿,意味著特朗普鷹派內閣的進一步集結。如果説蒂勒森和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等人的離去,意味著美國決策層反對意見的削弱,那麼“對特朗普忠貞不渝”的蓬佩奧上任後,將使美國對外關係政策變得更加單一化,注重強調軍事實力,甚至具有更強的侵略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