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板門店“和平之家”“自由村”見聞

2018-04-26 16:17: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中新社首爾4月26日電 題:板門店“和平之家”“自由村”見聞

  中新社記者 吳旭

  4月27日,第三次朝韓首腦會晤將在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舉行。朝韓之間舉行過655次會談,有360次都在此地。日前,中新社記者獲准探訪這裡。

  板門店是非武裝地帶DMZ軍事分界線上的共同警備區域。隨著會晤時間臨近,這裡的安保更加嚴格。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即將會面的場所“和平之家”是一棟三層小樓,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樓大門已用一塊藍布遮掩,時而有幾名身穿黑色西裝的人員出入。為了即將到來的會晤,韓方對“和平之家”內外都進行了整修。樓外,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用卷尺丈量尺寸,入口處擺放了梯子、鏟子等各種作業工具。

  據韓方公開資料顯示,韓朝領導人將在“和平之家”2樓舉行會談,3樓將作為用餐處,1樓則作為記者室和小會議室。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署,之後這裡成為軍事停戰委員會監督各方停戰的辦公場所。最初,這裡只有一片稻田裏的數間茅草房和軍用帳篷等臨時建築,隨著停戰狀態持續,板門店的永久建築越來越多,停戰線北側建起了“板門閣”,南側則建起與之相對的“自由之家”。

  “自由之家”的畫面在媒體上經常能見到。通過“自由之家”的後門,可以看到軍事分界線對面朝方一側的“板門閣”。軍事分界線上有3個會議室,每個會議室之間約5米寬的小路上,均有士兵把守。在會議室外過道上,橫臥著一條低窄的水泥墩,是軍事分界線標誌。韓國媒體稱,金正恩可能會跨過這道水泥墩,創造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韓方一側的歷史性時刻。

  如果説板門店一直被視為朝鮮半島局勢的“晴雨錶”,在位於非軍事區的“自由村”同樣能夠感受到韓朝雙方多年來起起伏伏的氛圍。在1953年的朝鮮停戰協定中,雙方同意在各自的非軍事區設立一個聚居區。朝鮮一側名為“和平村”,韓國一側名為“自由村”。“自由村”距離韓朝軍事分界線僅有400米。這裡的居民生活在朝韓非軍事線最前沿地帶,受到嚴格軍事保護,非村民一般不能入內。

  在通往“自由村”的路上,可以看到臨津江畔連綿不斷的鐵絲網隔離帶和軍事哨所。在韓方安排的車輛抵達共同警備區後,負責守衛憲兵同記者一同搭乘巴士進入村莊。

  據憲兵介紹,目前村中共有47戶,194名村民,村民主要是家裏世代都生活在這裡的農民,他們耕種著非軍事區內的土地,其中大部分人都種植水稻,加工後的大米會以一個特別的非軍事區品牌出售。每戶一年會有約8萬美元(約合5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這裡的村民享有免稅和免服兵役待遇。

  村裏有一棟可以展望朝鮮一側的小房子。從屋頂遙望朝鮮邊境村莊“和平村”,能看到高高的國旗塔上懸挂著朝鮮國旗。目前,“和平村”的國旗塔高160米,比韓國一方的國旗塔高出了60米。

  在展望處,記者見到了“自由村”村長金東久(音)。今年50歲的金東久説,出生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多年來他們切切實實感受著南北關係緊張和緩和的氣氛。“南北關係不好時,我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很不方便,所以對於接下來的南北首腦會談,村民們都非常歡迎,也非常期望能夠帶來和平和新的開始,仿佛是在連綿的陰雨中看到了一線陽光。”

  為了給即將召開的首腦會晤營造和平氛圍,韓國方面已于4月23日淩晨暫停了對朝鮮的擴音喊話,與此同時,朝軍此前在軍事分界線一帶40多處進行的對韓擴音喊話也已陸續停止。金東久説,從23日起,村子裏已聽不到來自朝方的喊話。

  結束對村長的採訪,記者來到了村裏唯一的一所學校——大成洞小學(音譯)。大成洞小學只有35名學生,由於本地學生人數不斷下降,他們當中只有8名是自由村的居民,其他27名都來自附近地區。學校有8名專職教師、一位校長和一位副校長。校長陳永軫介紹説,學校裏的師生從未為安全感到憂慮,即使是在韓朝關係一度緊張的去年,學生和教師們都照常上課,沒有受到半島局勢影響。

  記者走進一間教室時,孩子們正在觀看2000年和2007年兩次朝韓首腦會晤的紀錄片。一個名叫李智賢(音譯)的小女孩用英文告訴記者:“我生活在這裡,覺得在這裡讀書很好,老師很好,同學們也很好。”

  作為一所特殊的小學,這裡的設施比韓國普通的小學更好。學校教室裏有各種各樣英文、韓文圖書。樓道裏用英文和韓文分別標示著“上課不要遲到”“保持教室整潔”“要相互尊重”等要求。教室外還挂有學生們製作的感謝老師的相冊。

  在一間圖書室的墻上,挂著“DMZ”三個字母。與DMZ通常所代表的“Demilitarized Zone”(非武裝地帶)不同,這裡的DMZ被賦予了新含義——“有夢想的區域”(Dream Making Zone)。

  走出教室,不大的操場上有憲兵走來走去,遠處的教學樓上挂有一個醒目的標語:“用夢想和愛開啟未來的幸福學校”。(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