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要從這五個字上下功夫

2018-04-25 14:19: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作者:劉須寬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有“量”的美好生活 

  正如十九大報告所展現的那樣,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水準得到了極大的改善,1952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僅有679億元,2017年已經到達82.71萬億元。國民經濟的“量”變顯著地體現在耕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糧食總産量的持續增長、社會生産力水準的顯著提高以及綜合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上。人民生活基本“量”的需求得以滿足並出現局部過剩的情況。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953—2013年,最具有代表性的“量變”奇跡是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交出122倍增幅的亮麗成績單,刷新了年均增長8.2%世界發展奇觀。改革開放以來,GDP年均增長9%左右,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從2萬億元到10萬億元用了10年時間;從10萬億元到40萬億元用了9年時間,從40萬億元到80萬億元用了7年多時間,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居民每人平均收入也在持續提升,美好生活“量”的積累正在不斷豐盈。而未來的美好生活勢必建基於更多元化的“量”的積累上,實現必要存量和增量的協調統一。

  有“質”的美好生活 

  隨著財富的積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民主、自由、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要也更加強烈。在單純的“量”的有限性需求滿足之後,受尊重、要平等、求正義、享生態、振民主、行法治、有自由等不同“質”的需求越發深入人心。從食物短缺到填飽肚子,從低端物質文化需要到高端立體多元化需要,這表明我國社會主義文明的發展進程,就是人民的人格、國格、尊嚴和需要被不斷滿足與內涵不斷豐富的過程。以前是在物質生産為第一要務上集中發力,現在則要在物質、文化、民主、法治、自由、環保、國際地位等多條路上實現齊頭並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十個更”既是民生方面“量”的累積,更是期待更大範圍的“質”的提高的民意表達。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美好需要”還會進一步豐富和擴展,從而在“質”上提出更美好的願景。

  有“時”的美好生活 

  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閒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時間是美好生活實現的自然條件,其不可逆特性決定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一定要尋得屬於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由時間,在物質滿足的前提下,可支配的私人時間越多,意味著生活品質越高。閒暇是一種生活資本,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就提出,“創造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財富整個發展的基礎”。例如,人們自覺用高效的辦公效率換取不必加班的自由,而超越了生存論意義上的自由閒暇意味著不必為是否需要用加班來換取生活必須品而猶豫不決。前些年,發達國家工人不能理解中國勞工的自願加班行為,就是對閒暇時間與私人生活品質相關度的理解出現了不同,原因還是在於不少中國勞工家庭的基本物質需要必須用更多時間來換取。時間的不斷解放,本質上是人民物質需求不斷得以滿足的體現。未來美好的共産主義社會之所以值得我們嚮往,其一便是因為那時在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下,人們將獲得更多自由支配的閒暇時光。

  有“雅”的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優雅的美好生活要從努力、擔當、責任、教養與理想等多方面來體現。有了“質”的變化,也就伴隨著“雅”的需求。政治穩定讓人安心、國家強大使人從容、國際地位提升令人自信。學有所教而又能靠知識改變命運,創造財富,提升生活品位、陶冶高雅情趣。人民的新需要有雅有俗,雅和俗是有界限的,國家努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破解生産力發展不充分不平衡難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但是,決不是迎合低俗品位、放縱甚至誘導低級趣味。培養塑造一個民族美好而適度的高雅需求,是保證國家永續發展的人文張力。“家有黃金萬噸,一日不過三餐;宅有廣廈千間,床榻只需三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幹正事,縱容個別人低俗、劣質的生活需要卻是辦壞事。例如,文藝作品應該書寫奮鬥者的幸福人生,豐富大眾業餘文化生活,而不是迎合市場口味,突破道德底線,甚至搞無節操直播,委身於做金錢的囚徒。應引導人民需要,端正消費理念,塑造優雅氛圍,夯實精神防線,抵制各種庸俗、腐朽思想的侵襲,增益消費中的文化含量與精神質地,實現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的共“富”,這些才是更值得讚揚的美好生活需要。“雅”的美好生活需要正確追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勸勉青年人,“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有“界”的美好生活 

  從實際分析,民主、公正、自由、法治是受國情制約的,環境品質的提高與財富的增加等美好需求也需要一個漸進滿足的過程,必須服從於中國所處的歷史階段以及具體國情,不能提出不切實際甚至歪曲錯誤的“非美好需求”。心中有畏、有戒、有界,才能實現美好生活,一旦越出界限,不僅不能實現美好,更會葬送美好。對於民主、自由、法治的需要,應該接受社會主義制度框架的約束,要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上來正確審視西式民主主張,研判主張完全市場化、私有化與自由競爭顛覆公有制背後的吊詭。自然之霾演進為“社會之霾”註定是別有用心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建基於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初階階段和國際地位,必須立足於中國的發展邏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託于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政治語境,展示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體現出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唯有參與美好生活的共建才能實現美好生活的共用,人民向政府、個人向社會、自己向他人的單向索取,沒有互惠與反饋,註定無法兌現美好。幸福屬於奮鬥者,人民既是美好生活需求的主體,也是參與為他人和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客體。按照市場交換的原則,不能為他人創造幸福,就無權享受幸福。人民群眾作為美好生活的追求者,也必須是他人美好生活的提供者和支援者。立足國情的現實創造人民美好生活,既要增量提質,更要懂規守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