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人權報告又拿中俄説事,連美國國內都看不下去了…

2018-04-23 08:3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記者 高穎 王會聰 柳玉鵬】美國國務院于當地時間20日發佈《2017年國別人權報告》,將俄羅斯、中國、朝鮮、伊朗稱為“嚴重侵害人權、道義上應受譴責”的國家,是“不穩定力量”。《紐約時報》21日稱,這是第一份完全由特朗普政府主導的人權報告,國際人權活動人士對此的評價是:“強化了對美國對手的批評,對美國友邦的問題保持沉默。”在美國國內,該報告對以色列的偏袒、對性別平等和生育權利的漠視,激起更大爭議。

  《紐約時報》稱,和往年一樣,美國國務院發佈的《國別人權報告》對全球194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做出點評,但沒有美國,“這種遺漏經常被外國政府批評為偽善”。路透社稱,美國代理國務卿沙利文20日在發佈該報告時批評中國稱:“中國繼續散播威權體系中最糟糕的特徵,包括限制活動人士、公民社會、言論自由和使用任意監控手段。”據報道,報告的中國(含香港和澳門)部分達100多頁,詳細記錄了過去一年“中國對基本人權的全面壓制”,稱中國政府“侵犯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侵害香港社會的言論自由”。

  報告對俄羅斯、菲律賓也提出強烈批評,稱俄“除了鎮壓活動人士外,還入侵鄰國、破壞西方國家的主權”,尤其是車臣地區“存在嚴重的人權問題”。針對菲律賓,報告稱“法外殺人”現象是菲律賓多年來主要的人權問題,自2016年掃毒行動開始後大幅增加,且持續到2017年。報告稱,菲律賓政府涉嫌“包庇與毒販死亡事件相關的警察和治安人員”。

  “外國政府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21日作出回應説,自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一直嚴格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這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21日也表示,美報告對屬於中國內政的澳門特區事務妄加評論,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我邀請(美國代理國務卿)沙利文來車臣看一看”,據俄新社22日報道,車臣首腦卡德羅夫如此回應美國的報告。他稱:“我可以負責任地對沙利文説,在尊重基本人權的問題上,車臣的狀況比美國要好得多。”菲律賓外長卡耶塔諾21日發表聲明説,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菲律賓有為人民解決問題的負責任的政府。政府強力打擊犯罪,尤其是打擊毒品交易,其目的正是保護人權,防止毒品氾濫。“菲律賓不需要那些自認比菲人更了解菲律賓的國家發號施令。”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21日引述官方回應説,美國的人權報告完全建立在偏見和政治驅動的基礎上,對伊朗社會狀況的描述扭曲、虛假。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譴責中俄人權是美國國務院的例行做法。這個例行的人權報告,對目前以戰略緊張和貿易緊張為特徵的中美關係,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從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來看,和之前的美國政府相比,人權絕不是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這一報告不僅招致國際社會不滿,在國內也是罵聲一片。據美國《外交政策》網站21日報道,人權團體紛紛猛烈批評該報告中刪除了“生育權”這一往年報告中的慣用詞,還“軟化”了美國盟友沙特轟炸葉門導致人道危機的措辭。此外,該報告也不再提及多年來一直使用的“以色列和被占領土”,而是以“以色列、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取而代之,顯示出對以色列的偏袒。20日,美國國務院官員拒絕對這些改動作出解釋。美國民主黨議員恩格爾表示,對生育權的刪節凸顯特朗普政府“公然蔑視女性”。

  《紐約時報》稱,針對美國最新的人權報告,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至上”副總裁伯申斯基表示,專門將美國的敵對國家挑出來大肆抨擊,給了批評者質疑該報告的口實,“本屆美國政府將選擇性批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結果就是弱化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道德合法性”。據路透社報道,在20日的發佈會上有人質疑,特朗普政府在新聞自由、難民、同性戀等問題上的立場破壞了美國發佈人權報告的基礎,這讓美國顯得很偽善。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