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私人晚宴、白宮國宴、國會演講…….馬克龍訪美,白宮定格“第一盟友”

2018-04-23 08:3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任重】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當地時間23日抵達華盛頓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討論貿易、敘利亞和伊核協議等問題。美國媒體分析稱,由於英國受“脫歐”等問題掣肘、德國與美國在政策上存在較大差異,馬克龍和他領導的法國在歐洲盟國中脫穎而出,受到特朗普的格外重視。

  馬克龍此訪適逢美法建立外交關係250週年。出訪前,馬克龍特意選擇對特朗普立場相對中立的美國福克斯電視臺接受採訪。在福克斯電視臺22日播出的專訪中,馬克龍透露,他將向特朗普贈送一株樹苗,並希望這棵樹能紮根白宮,作為兩國友誼地久天長的象徵。

  美國為馬克龍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安排了許多重要活動。據“美國之音”報道,23日,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會在開國元勳華盛頓的故居弗農山莊以私人晚宴招待馬克龍夫婦;24日則將在白宮舉行國宴。25日,馬克龍將用英語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講。白宮的國宴將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據悉,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以及眾議長瑞安都在國宴受邀名單之列。白宮稱,對馬克龍夫婦的招待會體現法國作為美國第一盟友的“獨一無二的身份”。法國媒體稱,這是“罕有禮遇”,也可以讓馬克龍暫時從備受爭議的國內經濟改革以及抗議聲浪中脫身出來。

  馬克龍此行並不輕鬆。他訪問華盛頓之際,正值特朗普威脅以關稅計劃顛覆全球貿易體系、撕毀歐洲促進中東和平的關鍵成果——伊核協議之時。彭博社稱,馬克龍可能是扭轉特朗普對歐洲貿易威脅的最佳人選——他在維護與特朗普私人關係方面很成功。但在勸説特朗普進行政策讓步方面,馬克龍和其他國家領導人差不多。他成功協助特朗普空襲敘利亞,但在勸説美國留在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方面卻無功而返。

  “特朗普與馬克龍將成為‘永遠的好朋友’?”美國《福布斯》雜誌對美法領導人如此親密表示驚訝。報道稱,法國人不喜歡特朗普,但法國總統卻認為自己不但能夠與特朗普做交易,還可以讓法國取代英國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隨著“脫歐”的英國“靠邊站”,德國又對軍事干涉不感興趣,法國正成為歐盟的主要軍事力量。

  《紐約客》雜誌也分析稱,馬克龍註定成為特朗普的座上賓。因為政策不同,特朗普把德國總理默克爾晾在一邊,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深受“脫歐”問題困擾,這使得在性別和年齡上都對特朗普“構不成威脅”,把自己定位為歐洲與美國“新中間人”的馬克龍脫穎而出。

  “法國與美國的合作一直是務實的,”《紐約時報》22日援引跨大西洋關係高級研究員、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巴黎辦事處主任夏伯的話説:“從某種意義上説,法國這種務實的做法呼應了特朗普的交易方式,這是為什麼他們在政策分歧很深的同時仍會取得成功。”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歐洲項目副主任傑弗裏拉斯克22日對彭博社表示,馬克龍是歐洲為數不多的既能與特朗普建立友好個人關係又不被外界詬病的歐洲領導人之一,法國顯然願意冒風險與美國合作,這也為該國在華盛頓贏得尊敬。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馬克龍與特朗普這對“忘年交”的關係。不過,歐洲外交委員會的夏皮羅提醒稱,“和特朗普保持私人關係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一旦離開房間,特朗普就不記得你是誰”。《紐約時報》的報道稱,愛麗舍宮有意降低人們對馬克龍此訪的期望值。該報引述愛麗舍宮高級官員的表態稱,如果僅從特朗普的角度判斷馬克龍此訪是否成功,將有失偏頗。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