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遁入低谷的美俄關係想轉圜?難!

2018-04-20 10:2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黃思路 王一諾)不顧俄羅斯的一再警告,美國悍然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導致兩國對抗進一步升級。美彭博社稱,“空襲敘利亞使美國和俄羅斯墜入新的敵對時代”。

  在低谷徘徊的美俄關係,是否還有緩和的可能?有分析認為,目前美國的國際戰略考量以及面臨的國內環境,決定了兩國關係在短期內不具備轉圜的餘地。

  美國中東戰略意在打壓俄羅斯

  美俄在中東地區,爭鬥多於合作,分歧大於共識。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雙方在中東地區有切實的利益爭奪。美國的中東戰略與俄羅斯形成正面交鋒,決定了美俄對抗狀態可能會長期持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説,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在反恐問題上加大軍事介入力度,以及此次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這些都表明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美國試圖重塑在中東的影響力。他所採取的一系列外交、政治和軍事干預行為,無一不體現了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目標。

  自2015年俄羅斯開始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以來,俄羅斯實際上“逆襲”了美國的中東戰略計劃,在敘利亞問題上佔了上風,令美國憂心忡忡。刁大明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稱“美國不希望中東被任何敵視美國的勢力所主導”。因此,美國打擊敘利亞,打擊巴沙爾政府軍及其背後的各方勢力,遏制伊朗和俄羅斯的力量,這些都是美國中東戰略的體現。

  美國國內政治氛圍對俄強勢

  儘管特朗普上臺前後多次表達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意願,但美國國內整體政治勢力在對俄問題上始終採取示強的態度。專家認為,在這種政治氛圍下,美國與俄羅斯緩和關係的可能性很小。

  “特朗普本人雖抱有與俄羅斯緩和關係的主觀意願,但與俄緩和關係在美國國內面臨很強的壓力。對特朗普的‘通俄門’調查如影隨形,且美國政治精英有強烈的俄恐懼症,新上任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又帶有強烈的‘鷹派’色彩。美國國內整體的態勢壓倒了特朗普本人的主觀意願。”刁大明説。

  美國此次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打擊,讓敘利亞乃至整個中東地區形勢更加複雜。刁大明認為,一旦形勢不可控,大國之間有正面衝突的風險。而未來的事態發展走向,還是要看俄羅斯、敘利亞和伊朗各方會不會有實質性的回應出現。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