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雲南旅遊逐漸回暖 高壓之下仍有導遊強迫顧客購物

2018-04-19 15:0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刮骨療毒”後雲南旅遊進入回暖期

  4月16日,雲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通報:從去年4月15日至今,雲南各級各部門共查處涉旅案件2018件,罰款2491.07萬元。這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換來了另外一組數據的“開門紅”:今年前兩個月,雲南實現旅遊總收入1368.05億元,同比增長24.01%。

  2017年4月15日,雲南出臺了“史上最嚴”“22條”措施,嚴厲整治旅遊市場秩序。“寧可旅遊人數、旅遊收入大幅下降,也要堅決改變旅遊市場亂象”。如今的兩組數據對比顯示,經過一年的“刮骨療毒”,雲南旅遊業開始從陣痛期進入回暖期。

  斬斷旅遊行業“灰色利益鏈”

  3月30日,昆明市公安局通報:昆明僰銀商貿有限公司向雲南天合國際旅行社負責人白開勇行賄人民幣50萬元,由旅行社招徠低價旅遊團,組織遊客到該公司下屬購物店購物。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林洪標、經理陳勝幫及白開勇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受賄罪被依法逮捕。這是全國首起旅行社工作人員受賄案。

  值得關注的是,據雲南省旅發委通報,從去年4月15日至今,雲南共查處旅遊行業商業賄賂行為43起,目前已依法逮捕了兩件購物店向旅行社商業賄賂案,共5名犯罪嫌疑人。在這些賄賂案中,也包括購物店給旅行社導遊、司機和其他帶客人進店購物人的現金回扣。

  西雙版納曼飛龍白塔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以每張電瓶車車票返款5元至15元的方式,讓導遊和司機帶遊客乘坐電瓶車。至案發時,共給予返款18.3365萬元;景洪嘎灑曼巒典銀飾配送中心從2017年7月1日至案發時,給予司機、導遊或其他帶客人進店購物的人現金回扣320.125萬元;而景洪動罕曼景傣家銀飾品店2017年8月1日至8月31日僅一個月的經營時間內,就給了司機、導遊或其他帶客人進店購物人回扣共計30.345萬元。目前,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分別沒收3家企業違法所得,並處罰款10萬元至22萬元不等的行政處罰。

  同年9月,景洪市人民法院對一起“藥托”詐騙案的判決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此案發生於2016年9月18日。當天,來自新疆的熊女士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小磨高速公路原動寬收費路段路邊水果攤購買水果時,被人欺騙購買了1.2萬元假藥。接到報警後,西雙版納州旅遊警察支隊迅速立案調查。

  經查,這是一個分工明確的“藥托”詐騙團夥。他們在詐騙前,先由“中間人”聶元振獲得遊客資訊和到達時間,開車將“藥托”帶到相關地點,以每克40元~50元的價格向遊客售賣藥物。“藥托”郭淑琴、鄧啟貴拿出偽造的藥物研究博士證件,誇大藥物功效和藥物價值,與“藥店老闆”鄭忠全砍價至每克10元~20元,通過假購買、假付款、假刷卡誘導遊客高價跟隨購買,並將藥材打磨成粉。遊客上當受騙後,“藥店老闆”鄭忠全將“介紹費”付給聶元振,聶再按照分工轉賬給各成員。

  2017年9月10日,景洪市人民法院對聶元振、鄭忠全、鄧啟貴、郭淑琴作出判決,判處4人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並處罰金8000元。

  旅遊購物 “高定價”“高回扣”等問題,一直是久治不愈的頑疾。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旅發委黨組書記、主任余繁指出:“只有斬斷過去已經形成的利益鏈條,才能解決旅行社普遍存在的低價遊經營模式。”為此,嚴管購物店,斬斷“灰色利益鏈”成為雲南一年來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的重中之重。

  從去年4月15日開始,雲南取消了旅遊定點購物,將旅遊購物店納入社會零售商品企業管理,收回全部166家旅遊購物場所等級評定牌匾;實施了新的旅遊合同,禁止旅行社通過合同約定等方式指定具體購物場所。大理白族自治州率先在全省整治一個購物店內有多個工商戶的亂象,實行“一店一票”,給月營業額在3萬元起徵點以上的1萬餘戶購物企業安裝“增值稅管理系統”,統一使用省內金融機構配置的POS機。

  一系列重拳出擊,“不合理低價遊”的生存土壤正在被剷除。

  “嚴管購物店,斬斷‘灰色利益鏈’,不是打擊購物行為,而是打擊欺詐購物,構建沒有欺詐、沒有偷稅漏稅和商業賄賂的公平的購物環境,維護消費者在雲南旅遊的合法權益。”余繁説。

  高壓之下,仍有導遊以身試法

  2017年12月12日至15日,來自河南、上海、山東等省市的30名遊客,在西雙版納州旅遊期間,被迫參加行程安排之外的1個自費項目並在4個購物店消費。導遊李雲以拖延發放房卡、不安排晚餐、驅趕遊客下車、辱罵遊客等方式,強迫遊客交易消費。

  李雲的惡劣行為,被博主“鏡子311”用文字和視頻發佈在新浪微博上後,引起了雲南省旅發委的高度重視。

  經西雙版納州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017年12月22日,李雲因涉嫌強迫交易罪被景洪市公安機關刑事拘留,2018年1月18日依法對其執行逮捕,3月15日,案件偵查終結移交景洪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然而,即使在如此高壓態勢之下,仍有導遊以身試法。

  3月15日至16日,麗江藏地旅行社委託導遊和宣接待22名遊客前往瀘沽湖景區遊覽,在安排遊客到四川省鹽源縣瀘沽湖鎮娜洼摩梭家訪時,和宣以言語威脅,強迫遊客購買銀器,雙方發生口角,隨後和宣邀約兩名社會人員隨車脅迫遊客。

  3月16日,遊客李某等22名遊客情緒激動,集體到麗江市旅發委進行投訴。經查,和宣欺騙、脅迫旅遊者購物的行為屬實。4月3日,麗江市旅發委對和宣作出吊銷導遊證、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4月10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麗江市公安局旅遊警察支隊對和宣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決定。

  自去年4月15日以來,雲南省加大了對導遊人員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共查處違法違規導遊163人;對導遊強迫消費案進行“行轉刑”處理,對涉案導遊依法執行逮捕,並移交檢察院審查起訴;出臺《雲南省導遊人員服務品質綜合評價辦法》,將導遊人員納入統一平臺管理,依託遊客對導遊服務品質進行的網上評價,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接受群眾監督,形成導遊執業正向激勵機制。

  與此同時,針對“傳統經營模式下,為完成旅行社的任務,導遊一方面充當了不好的角色,另一方面自身權益也受到傷害”的現狀,雲南還加大了“不合理低價遊”整治力度,嚴查旅行社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截至目前,全省共查處違法違規旅行社252家,吊銷57家旅行社經營許可證;出臺《雲南省旅行社經營行為評價及重點監管辦法》,公佈涉及111家旅行社的不良經營行為記錄376條,將15家旅行社納入重點監管名單。

  對政府管理也採取了最嚴措施

  旅遊業是雲南重要的經濟支柱産業,然而,近年來,雲南旅遊業各種問題凸顯:除了旅遊市場的無序競爭,交易欺詐、強買強賣外,還有盲目逐利過度開發導致的部分旅遊區生態環境惡化,旅遊資源遭到破壞。

  位於雲南哀牢山下的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漠沙鎮大沐浴村,是新平縣最古老的花腰傣村寨之一。這裡有掩映在檳榔、芒果、荔枝、翠竹之中的傣家土樓、有古滇國皇族特徵的花腰傣女子雍容華貴的服飾、有被譽為“東方情人節”的趕花街等,獨特的傣家風情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旅遊。2009年12月,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態旅遊村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然而,日前,大沐浴村卻受到了嚴重警告,其原因是:資源吸引力不足,花腰傣建築歷史遺存基本喪失。此外,大沐浴村還存在遊客中心、遊覽休息設施等不達標,無導遊服務;停車場面積偏小;標識系統沒有特色,材質、維護較差;景區臟亂差現象突出,亂堆亂放現象普遍,環衛設施欠缺,廁所設施和衛生狀況不達標;消防、監控、醫療救護等均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問題。

  為進一步加強對A級旅遊景區的監督管理,優化遊覽環境,去年8月以來,雲南開展了三輪A級景區暗訪檢查,對設施建設滯後、資源品質退化、管理服務薄弱、遊客投訴較多的83家A級景區進行了處理。其中,取消A級旅遊景區等級資質10家,給予嚴重警告或警告18家,責令限期整改57家。

  這些景區有不少是聲名遠播的旅遊景點。如:昆明世博園、七彩雲南、官渡古鎮;西雙版納的打洛獨樹成林、熱帶花卉園、動泐大佛寺;麗江的拉市海濕地公園、束河古鎮;迪慶的納帕海、虎跳峽;大理銀都水鄉新華村、德宏芒市珠寶小鎮等。

  有司法界人士指出,“粗放、無序的發展,以及違法現象的發生,暴露出司法機關和相關部門主動服務意識不強。重事後處理,輕事前預防。”

  值得關注的是,雲南一年來實施的“史上最嚴”“22條”措施中,除對購物店、旅行社、導遊、景區嚴管,對政府的管理也採取了最嚴的措施:全省推行“1+3+N+1”綜合監管模式,16個州市及重點旅遊縣(市、區)建立以政府一把手為指揮長的旅遊綜合監管調度指揮部,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對旅遊市場整治工作進行統籌調度,集中受理,並分辦和督辦旅遊投訴。

  “此次增加了一個‘1’,就是要讓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落到實處。”余繁説,紀檢監察部門作為後盾,對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將各級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壓實,就是明確了地方政府守土有責,是市場整治監管的主體。

  據悉,全省聯動建立旅遊執法履職監督機制以來,目前已有41名幹部在旅遊市場整治中因不作為、慢作為而被問責。

  此外,一年來,雲南設立的30支旅遊警察隊伍查處涉旅案件343件、行政拘留225人、刑事處罰87人;26個工商局旅遊市場監管機構查處涉旅案件243件;146個旅遊巡迴審判機構審判旅遊訴訟案件32起。

  “依法治旅不僅為雲南旅遊業保駕護航,更使旅遊市場監管能力明顯提升。”余繁説。

  2020年雲南將成為一個大景區,政府管理服務無處不在

  “雲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雲南。”2017年,雲南提出的全域旅遊概念,成為雲南旅遊業的發展目標和行動指南。

  “22條措施就是倒逼雲南旅遊産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實現産業升級。”余繁説。

  一年來,雲南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的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儘管在此期間,雲南旅遊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陣痛,團隊遊客數量隨著整治曾出現下滑。為此,旅行社和相關的輔助供應商主動應對市場發展規律,及時調整經營措施;各級政府也在研究從政策層面給予支援,推動以團隊市場為主體的企業轉型升級。

  積極的應對帶來了成效。雲南省旅發委的數據顯示:2017年,雲南累計接待國內遊客5.67億人次,同比增長33.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682.58億元,同比增長47.3%。

  同時,去年4月15日至今年4月14日,全省共受理旅遊投訴1258起,同比下降46%;其中,去年11月15日以來受理旅遊投訴498件,同比下降49%。12301全國旅遊投訴平臺受理旅遊投訴295件,全國排名第九,同比下降54.5%。

  目前,雲南旅遊業出現了“兩個沒有,一個下降”:原來鋪天蓋地的低價遊沒有了;原來普遍存在的強制購物現象沒有了;原來居高不下的旅遊投訴大幅下降了。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由於旅遊産業鏈條長,關聯性大,涉及的內容多,有的企業經營模式還沒有改變,誠信經營制度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由“地上”轉入“地下”、由“明目張膽”轉為“喬裝打扮”。要真正斬斷灰色利益鏈,還將有一個過程。

  從今年開始,雲南不再依託幾個重點景區和幾個重點地區來發展旅遊,而是在全省77個縣(市、區)開展全域旅遊創建,以期實現“到2020年,雲南成為一個大景區,走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一流環境和服務”。

  為此,在繼續整治旅遊市場秩序的同時,一項集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行銷、旅遊體驗于一身的智慧化産品“一部手機遊雲南”正在試運作。平臺除會給遊客帶來各種便利,還可處理遊客投訴,以及向政府相關部門尋求幫助。

  此外,“一部手機遊雲南”還建立起省、市、縣三級旅遊機構綜合管理功能,以及旅遊局、工商局、稅務局、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執法功能,建立旅遊輿情大數據、旅遊投訴響應功能,實行全省旅遊價格監管,提高綜合性應急事件的處置效率。平臺重點強化了“誠信體系”和“一鍵投訴”兩大核心功能,其終極目標是:向遊客提供最全面、最權威、最方便的服務,讓遊客感到“旅遊體驗自由自在”;滿足遊客需求、及時有效處理涉旅突發事件,讓遊客感到“政府管理服務無處不在”。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