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族三月三,廣西人嗨翻了……(附大量珍貴歷史照片)

2018-04-18 15:45:00
來源:廣西新聞網
字號

 

  致親愛的網友粉絲

  這一天,是昨日的熱血與青春

  這一天,已書寫歷史

  這一天,正孕育未來

  溫暖與震憾

  平凡或偉大

  在回望裏,我們分享

  在期許中,我們銘記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廣西新聞網精心策劃推出獨家原創欄目《廣西這一天》,讓我們跟隨穿越甲子的記憶支點,觸摸時代脈搏,感知未來路向。今日推出第四期,歡迎大家關注、分享、轉發。

  “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這一天,廣西人嗨翻了……

  桃杏舒紅時,又迎“壯族三月三”。趕圩對歌、拋繡球、搶花炮……這一天,壯族兒女“文”韜“武”略領風騷;這一天,廣西各民族載歌載舞慶佳節。

  ※ “壯族三月三”的“前世今生”

  清朝汪森的《粵西叢載》卷十八中提到了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盛況:“賓州(即今賓陽、上林一帶)羅奉嶺,去城七里,春秋二社,士女畢集。男女未婚者,以歌詩相應和,自擇配偶。各以所執扇帕相博,謂之博扇。歸日,父母即與成禮。”

  “壯族三月三”歌圩源遠流長,早已深深紮根在廣西各族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根據自治區民委相關人士介紹,由於壯族等先民在上古時期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字,人們通過易於掌握和便於記憶的韻律結構和歌唱形式,並按照約定俗成的聚會慣例及活動儀規進行思想交流,傳播民族文化知識。

  歌圩發展到後來,不僅是青年男女唱歌傳情、結緣的活動,還有拋繡球、搶花炮、演壯劇、舞龍舞獅、鬥牛、鬥彩蛋等文體活動。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