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在貿易戰之際又拋“中興禁令” 中方已準備好亮劍

2018-04-18 08:5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陳欣】“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17日,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針對美國發出“中興出口禁令”做出如上回應。當地時間16日,美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提供産品,禁令期限為7年,理由是中興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一項和解協議。

  對中興出手的還有英國。據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道,隸屬於英國政府的國家網路安全中心16日向該國電信運營商發送了一份“措辭強烈”的公函,警告它們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理由是擔心中國政府可能通過該公司滲入破壞英國的基礎設施。《金融時報》稱,英國的做法實際上是把中興擋在英國市場門外,讓其無緣爭取該國與5G技術和全光纖網路有關的鉅額合同。

  “美英的舉措導致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和經濟政策交鋒升級,美中各自的盟友也捲入了戰局。”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評論説,如今正值美國揚言要對價值1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也誓言將以牙還牙回擊之際。就在17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從18日起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高粱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華爾街日報》稱,在這種情況下,科技行業尤其容易“擦槍走火”。

  英國《金融時報》17日説,西方國家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資實行限制的清單更長了。儘管美國商務部官員堅稱,“中興禁令”與白宮近期採取的其他行動無關,但專家表示,這些制裁是一股日益強烈的對華反彈的一部分。

  中興事件是否可被視為中美貿易戰的又一場衝突?技術領域是否已成主戰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對此回應説,關於美301調查及由此引發的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中方已多次清晰明確堅定表達立場。美方行為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赤裸裸的經濟霸權。如果美方繼續逆潮流而動,任性妄為,中方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美國《紐約時報》認為,中興遭“封殺”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政府為了打擊“中國製造2025”規劃,不讓中國利用美國的技術去超越美國。不僅是中興,中國另一家通信設備巨頭華為也面臨被美國制裁的高風險。正因為處於這樣微妙的狀況,華為上周解雇5名美國僱員引發種種聯想。《紐約時報》17日披露説,此次裁員包括已為華為工作近8年的駐美首席聯絡官普盧默。雖然華為回應説是正常業務調整,但美媒認為該公司致力於闖入美國的策略已發生改變。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