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日時隔8年重啟經濟高層對話 “一帶一路”倡議成主要議題

2018-04-17 08:0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6日在首相官邸會見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中日關係改善的大背景下,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時隔8年後得以重啟,當天在東京舉行第四次對話。“日本認識到國力差距,對華政策擬從制約轉向融和”,日本共同社16日發文分析稱,首相官邸有消息人士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早晚將超越美國,日本如果在所有領域都和中國進行對抗,難度很大”。美國彭博社16日稱,中日關係改善的背景是中美正就貿易問題激烈交鋒,雖然雙方都沒有公開將此次對話與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相聯繫,但特朗普的貿易立場也引起日本擔憂。

  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是兩國政府間經濟領域最高級別的交流機制,此前分別於2007年、2009年、2010年舉行。據日本《朝日新聞》16日報道,日本方面出席人員陣容強大,外相河野太郎等4名閣僚級官員參加。中國方面有外交部長王毅、財政部長劉昆、商務部長鍾山等3位部長級官員參加。王毅表示,當前,中日經濟合作面臨新的歷史條件和宏觀環境,站在新的起點上。雙方應從戰略和務實兩個層面深入溝通,以增進理解、積累互信、促進協調、推動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16日稱,日中正試圖在預定5月舉行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前,通過經濟合作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在此次經濟對話中,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主要議題;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日中聯合應對保護主義也成為討論內容。16日,安倍晉三在會見王毅時表示,日方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宣佈的中國擴大開放新舉措,相信將有利於促進日中經濟關係。他還説,十分期待並歡迎李克強總理赴日本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正式訪問日本。期待“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有利於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日本同樣重視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主張按世貿組織規則處理經貿問題。

  共同社16日分析稱,在王毅訪日的基礎上,日本政府將為5月的日中韓領導人會議完善環境,計劃把對華政策的基軸從“制約”轉向“融和”。“日中關係以日本向中方妥協的形式推進”,文章稱,日本政府2月在首相官邸網站上公佈了安倍對臺灣地震的慰問文,但之後刪除了收件人“蔡英文總統”的字樣。此舉是因為顧及了中方的不滿。分析稱,雖然日本政府“也曾有拒絕(刪除)的選項”,但結果是優先為日中韓領導人會議鋪路。在有關釣魚島問題的應對上,日本也比較克制。報道還稱,展現出融和姿態的安倍似乎流露出了一種“焦慮”,即要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必須與舉行過中朝首腦會談的中國領導人迅速溝通。河野15日與王毅共進晚餐時,可能從中方處傾聽了關於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閃電訪華的説明。

  “在美國威脅發動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和日本週一舉行了8年來的首次高層經濟對話”,彭博社16日稱,此次會談的時機提醒人們,中日雙方對美國市場都非常依賴,且兩國對彼此的依賴非常強。報道稱,在會後的記者會上,河野太郎否認了此前日媒關於“中國要求日本在美國徵收鋼鐵關稅一事上提供幫助”的報道。近來,除了威脅對中國産品加徵關稅,特朗普上周也朝日本“開了一槍”,稱日本“多年來在貿易上給我們造成了重大打擊”。文章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亞洲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包括美國的軍事同盟國,如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此外,中國還是這些國家投資和旅遊的重要來源,這增加了中國在與對方談判時的影響力。

  《華盛頓郵報》稱,這是多年來中國外交部長首次訪問日本,“在特朗普採取行動加徵進口關稅的背景下,亞洲的這兩個最大經濟體有理由進行合作。”路透社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會後説,日本和中國都認為貿易戰會對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影響,“我們的共識是,無論哪個國家挑起貿易戰,都將會給國際經濟繁榮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