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用單車要燒錢更要走心

2018-04-16 09:0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共用自行車國抽不合格率高於普通自行車

  共用單車要燒錢更要走心

  近兩年,作為新興業態,共用自行車的發展勢頭超乎想像,相關企業“燒錢”不斷。數據顯示,目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近70家,共用自行車累計投放量超過2000萬輛。隨之産生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日前,原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共用自行車産品品質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結果,這也是國家相關部門首次開展對共用自行車産品品質專項抽查。經檢驗,有5個運營品牌的21批次産品合格,産品抽查批次合格率為87.5%。3個運營品牌的3批次産品不合格,不合格産品批次檢出率為12.5%,高於近兩年普通自行車的國抽不合格率。

  據介紹,本次抽查涵蓋摩拜、OFO、Hellobike等共7個運營品牌的24批次共用自行車産品,抽樣地點所在地遍及天津、廣東、江蘇等地區的10個城市,檢驗了産品的制動性能、握閘尺寸等14個項目。

  據原國家質檢總局産品品質監督司二級巡視員劉傑介紹,為了從不同環節,尤其是與廣大使用人群直接關係的環節反映品質狀況,質檢部門對共用自行車投放點、運營倉庫、生産企業等不同環節的産品開展了抽查,覆蓋了共用自行車從成品出廠到待投放的關鍵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專項抽查重點抽查了摩拜、OFO、Hellobike三個品牌的産品,其中僅有摩拜抽查批次合格率為88.9%,其餘兩個品牌合格率均為100%。摩拜抽查不合格的1個批次産品為待投放于廣州市的lite2.2Plus共用單車産品,不合格項目為腳蹬間隙(地面距離)。

  據了解,共用自行車在轉彎時腳蹬或其他零部件如觸及地面,容易導致騎行者摔倒,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相關檢測人員告訴記者,腳蹬間隙不合格原因正是企業對車型設計不合理,出現中軸部位尺寸偏寬、曲柄過長等情況,或整車裝配不合理,出現車架中接頭設計位置及曲柄腳蹬選用不能滿足腳蹬間隙要求。

  此外,本次抽查中,優拜、全域騎遊2個運營品牌的2個批次産品存在反射器項目不合格問題。車輛未安裝反射器或反射器光學性能較差,會影響騎行者在夜間的騎行安全。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産品設計存在缺陷,或過程式控制制不嚴,出現漏裝或不裝。

  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專家葉震濤強調,此次共用自行車專項抽查所依據的標準是GB3565《自行車安全要求》民用自行車標準,是自行車最低應該達到的要求。以腳蹬間隙為例,國標規定自行車在傾斜25度時,腳蹬上任何零部件不能觸及地面。摩拜的1個批次不合格産品在車身傾斜23度左右時,腳蹬就已經觸及地面,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相比共用自行車的使用環境和使用頻率,採用這一標準檢測共用自行車明顯寬鬆。未來,我們應該對共用自行車提出更苛刻的要求,以保證使用者的安全。”葉震濤説。(記者 郭靜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