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各地的引才奇招 真的對你有幫助嗎?

2018-04-16 09:0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俞昌博士與合作夥伴開了一上午的會議。正好到了午餐時間,他坐在公司旁邊的咖啡廳小憩。雖然累,但他覺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放寬年齡限制,重視人才服務,給予車輛上牌指標……各地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開始祭出“厚待”的大招,屢屢突破人們心中衡量自己水準的“上限”。

  對於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海歸來説,當這些繡球拋過來時,是接?還是不接呢?

  吸引海外人才的優惠政策主要是從住房、工資、職稱、上升空間等方面切入的。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引才大方向幾乎一致,只在細節上存在差別。

  拴心留人

  放寬年齡限制

  誰説只有年輕人才應該被重視?南京、惠州、肇慶等城市,就放寬了引進人才時對海外人才的年齡限制。“千人計劃”專家俞昌博士,今年已經60歲了。他52歲時創立了安派科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現已在癌症防治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作為近300項專利的發明人,俞昌在其研發成果的基礎上所製造出的産品已創造200多億元的市場價值。在一些科研領域,研究者或許辛苦鑽研到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時,才到了人生價值最閃光的時候。所以放寬對引才人員的年齡限制,似乎是用人單位思想意識變化後具有“里程碑”效果的一舉。

  用真心真意的服務來感動海外人才,促使他們留下來,這也是各地引才措施的一大特色。2013年,金華市委在全國率先設立招才局,開始按照“虛擬機構、實體運作”的模式,把黨管人才具體化、實效化,形成了“捏指成拳、破散促聚”的人才工作合力。除此之外,金華市一直堅持“以人才為中心,緊扣需求導向”的原則,為人才提供“專窗、專卡、專員、專項、專線”的服務機制,用真心真意去全力營造拴心留人、人在心在的良好氛圍。用實際行動抓住人才的心,不失為一種站在人性角度上的“柔”性引才方式。

  便利生活

  採取一事一議

  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除了房價貴以外,有錢也很難搖到車牌號。“給車上牌”被海外人才視為保持良好生活品質時必須考慮克服的“難點”。北京早在很多年以前,就提出要為海外人才提供免費上牌指標的引才政策。幾年過去了,在目前幾千人搖一個號的情況下,給予上牌指標依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廣東全省合力搶人,不甘示弱。在2017年末,廣東就推出了“來廣東工作的海歸博士和博士後,在限牌地區購車可享受一次性小型汽車免費上牌指標”的政策。

  從便利海外人才生活的角度出發,更多地區開始對海外人才引進和創新創業項目立項採取“嚴謹”的一事一議態度。雄安新區在2017年出臺了《雄安新區引進高端人才 一人一策有“特權”》政策,與北上廣深杭一樣:引進頂尖人才,一事一議,上不封頂。2018年,鎮江也出臺了《2018年鎮江“金山英才”計劃申報公告》,對不同的海外人才和各種創業項目有了明確具體的資助方式,不再是泛泛扶持。

  找準優劣

  實行特色引才

  明確本地區對海外人才吸引力的大小是制訂良好引才政策時很重要的一點。每個地區的經濟實力、資源豐富程度不盡相同,找到一套適合本地區實情的引才政策有利於提高引才效果。

  對於海外高端人才來説,像北上廣深這樣資源豐富的大城市幾乎都是會優先考慮的。通過對各地引才資料的分析,可以得出,當下對海外人才的引進,北京和上海正在進入飽和期;深圳和杭州成為最大的凈流入地,二線城市優勢凸顯;但是西部地區,尤其是新疆、西藏和寧夏地區,財政承載程度有限,人才引進難度較大。面對這種窘境,克拉瑪依市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劣勢,在2017年8月就發佈了《2017年度克拉瑪依市“1150”高層次人才引進公告》。公告中重點指出:除了在經濟上給予支援,對於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優先推薦作為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領導班子成員的聯繫服務對象。優先推薦擔任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跳出固有引才模式,根據自身優勢設定特色引才措施”的例子。

  需要真才

  不要江湖過客

  待遇也意味著對等的回報冀望。

  如何搶到、留住海外人才?如何讓人才願意為本城市的發展助力?這就需要在政策和招聘公告中顯示出獨一無二的吸睛點。自然而然,這也就成為了各地制定引才政策的重中之重。通過對資料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很多城市在“特色引才政策”中已經加入了城市行銷的成分。

  但是,對於各地來講,引才是重點,不是終點。對於一個城市來説,人才具有帶動産業和提升城市社會素質的雙重使命。這就需要海歸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我們在採訪中發現,有些海歸抱著“管不了那麼多,拿到手再説”的心態,常常會適得其反,路越走越短。留下、和引才者成為一家人、好好過上一段日子——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用成果表明,你算是個真正的創業者,而不是個江湖過客。(張 潔)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