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項製造業區域發展政策年內出臺 産業集群將成新趨勢

2018-04-14 14:4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多項製造業區域發展政策年內出臺

  打造産業集群將成未來區域發展新趨勢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從多個權威機構獲悉,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産業集群做大做強,未來我國將出臺多項製造業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在年內完善和更新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指南,以及出臺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産業集群指南。業內普遍認為,打造跨省市的區域性産業集群已成為我國製造業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在政策助力下,我國有望形成多個世界級産業集群,這不但能夠大幅增強我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還能確保我國經濟進入高品質增長階段繼續保持健康發展。

  對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早在2014年,當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了,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並指出這三大區域經濟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帶。至此,我國經濟逐漸開啟了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大棋局”。

  《經濟參考報》記者已從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了解到,年內我國將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紮實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召開京冀産業協同發展聯席會議,制定並出臺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産業集群實施指南,完善和更新“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指南,以此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並加速形成區域性的重點産業集群。

  近期,工信部部長苗圩還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透露,將完善“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的指南及實施機制,加快形成因地制宜、錯位競爭的製造業發展新格局,同時將“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建設與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結合起來,形成若干有較強影響力的協同創新的高地和優勢突出的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據悉,年內將出臺的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産業集群指南,主要聚焦電子資訊、高端裝備、汽車、家電、紡織服裝等領域,將依託長江經濟帶區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現有超過100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産業園區,建立更加協同高效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

  目前,以打造跨地域的産業集群來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已成為各界共識。從國外經驗來看,歐美發達國家都採取了類似的做法。比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經濟帶、德國的萊茵河經濟帶,在汽車、裝備製造、化工等産業均形成了規模可觀的産業集群,同時造就了眾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

  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以長江經濟帶産業集群發展為例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長江經濟帶具有多個優勢産業,同時産業層次合理,區域內勞動力較為充沛,水資源、航運資源豐富,同時還貼近市場,是構建全區域産業鏈的合適選擇地。他還認為,隨著上述多個産業集群逐步成型,長江上中下游地區的産業格局將進一步優化,長江經濟帶將形成新的産業格局,並繼續帶動相鄰區域協同發展。

  為了加速區域性産業集群的成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各地政府也已展開行動。例如,上海市政府已明確提出,以高端發展為導向,落實“中國製造2025”,形成汽車、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製造裝備、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新材料等千億以上産業集群,增強在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的競爭力。江蘇省表示,將加快推動産業集群創新發展,力爭到“十三五”末形成百億級以上産業集群150家、千億級産業集群10家以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江蘇區域特色産業集群5家;廣東省力爭到2020年,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産值規模突破3萬億元,形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3至4個萬億元級支柱産業,成為全球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集聚區。記者 侯雲龍 實習生 劉子溪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