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田園”連校園 貴州拓展扶貧新空間

2018-04-12 09:48: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原標題:“田園”連校園,貴州拓展扶貧新空間

  1.7萬個食堂、每天500余萬人就餐、月消費農産品超10億元……農村産業扶貧中最讓基層幹部頭疼、讓群眾擔心的就是銷售難題,而龐大的各級學校食堂網路卻是一個穩定長久的“大市場”。

  貴州創新農産品産銷對接機制,提高産業扶貧精準度,將學校農産品需求導向與農村産業調整精準對接,“校農結合”成為推動産業脫貧、鄉村振興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舉措。

  “農校對接”助力人口較少民族脫貧

  毛南族是全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走進全國唯一的毛南族鄉貴州平塘縣卡蒲鄉,喀斯特山坳間整齊分片的菜地露出勃勃生機。説起種菜,57歲的新關村村民黃澤恩笑得合不攏嘴,家裏兩畝地去年種了萵筍、豇豆兩季蔬菜賣了兩萬多元,而在過去,種水稻豐收年景最多收2000斤稻穀,價值不超過3000元。

  新關村距縣城僅17公里,因耕地稀少、石漠化嚴重,成為一類貧困村。村支書劉興雄説,脫貧攻堅中,村裏的水電路信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但毛南族群眾習慣種玉米、油菜、水稻等傳統作物,自給自足難以走出貧困。

  2017年,根據貴州省統一部署,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定點幫扶卡蒲鄉擺卡村、新關村。黔南師院黨委副書記陳治松説,經過多次走訪調研,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農産品銷路難找,想發展産業又怕沒市場,村裏種過白菜、蘿蔔,都因賣不出去爛在地裏,農民心有餘悸。

  “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穩定市場。”黔南師院總務處處長夏飛説,師院在校師生1.5萬人,食堂每年採購額超千萬元,村裏種植養殖的農産品可以成為食堂採購有效補給。

  供需雙方一拍即合,黔南師院與平塘縣探索“校農結合”扶貧模式。學校出功能表、組織群眾按單種植,簽訂購銷協議,明確年度需求種類、數量、標準、供貨時段、建議指導價等,逐步調整種植養殖種類、規模。

  輸血與造血並舉 扶貧與扶智結合

  卡蒲鄉鄉長石通佾説,學校和鄉里簽訂到2020年的訂單合同讓農民吃了“定心丸”,從等一等、看一看,到主動申請項目,參與群眾越來越多。“校農結合”以卡蒲鄉為重點,逐漸輻射到平塘縣所有毛南族群眾聚居村。夏飛説,目前學院“校農結合”糧油收購佔實際需求量的40%,肉類佔15%,蔬菜佔45%。

  “校農結合”助推毛南族群眾迅速擴大産業,一年間卡蒲鄉生豬存欄增長2.2倍,土雞增長2倍,蘿蔔增長5.1倍,馬鈴薯增長3.9倍,白菜增長2.9倍,一批生豬村、白菜組、茄子寨悄然形成。

  學校既有穩定市場,更有人才資源。陳治松説,“校農結合”要把高校智力資源引導到脫貧攻堅一線,實現輸血到造血、扶貧向“扶智”的跨越。

  黔南師院選擇常見的11種類型貧困戶,安排11個二級學院實行“一院對一戶”探索扶貧路徑,形成可複製推廣的精準到戶扶貧方案。學校還著手從民族文化、鄉村旅遊、民族醫藥等方面對毛南族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啟動了毛南族鄉村旅遊規劃、大數據脫貧動態監測評估、少數民族鄉村振興研究中心等一批項目。

  激活産銷大市場 拓展扶貧新領域

  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貴州全面啟動“校農結合”定向採購農産品工作,將全省學校後勤市場與貧困縣、貧困戶精準對接,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截至目前,全省學校食堂共向貧困地區、貧困戶採購常用農産品5.97萬噸,佔學校食堂採購總量的45.3%,採購金額約6.5億元。

  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克説,從校園到“田園”,“校農結合”是一種新的扶貧模式,有供給、有市場,更應尊重市場規律,發揮“聚合優勢”,做到“三個結合”:

  需求引導與産業培育結合。按照“學校需要什麼就組織生産什麼”的原則,以學校對農産品的需求計劃引領指導産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將重心逐步轉移到以農産品採購引導貧困戶按需發展産業上來。

  建基地與搭平臺結合。引進農産品生産企業到貧困地區建立生産基地,通過訂單式供給學校。搭建購銷平臺,把建基地和搭平臺有機結合,遵循市場規律,確保校農雙贏。

  扶貧與扶智結合。發揮教育部門的智力資源優勢,在技能培訓、技術指導、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引導貧困戶“立志、強智”,早日實現脫貧。(記者 王麗 肖艷)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