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菲媒興奮總統從中國帶回大禮包 稱反映中菲關係更加親密

2018-04-12 08:2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記者 王天迷】杜特爾特的博鰲之行已于10日晚結束,但菲媒對此訪的報道熱情絲毫未減。11日,幾乎所有菲律賓主流英文媒體都詳細報道了一件事:杜特爾特從中國帶回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合作意向以及5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援助。

  菲律賓總統府11日表示,中國承諾為菲律賓追加5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援助。此前一天,中菲兩國領導人在博鰲舉行會談,並見證了6項合作文件的簽署。根據菲律賓Rappler新聞網11日詳細列出的簽署文件列表,合作涉及菲中政府間經濟技術合作、中國聘用菲英語教師、菲中農業中心技術合作計劃、達沃市(杜特爾特家鄉)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菲總統府通信運營辦公室廣播設備和菲赤口河抽水灌溉項目借貸計劃等。

  菲律賓《星報》稱,杜特爾特10日還見證了9家中國企業簽署對菲投資的意向書,他們欲涉足能源、旅遊、基建、農業和健康等領域。報道説,如果9家中企的計劃都能落實,他們的投資規模將達95億美元,且能為當地創造10810個工作崗位。菲貿易工業部副部長巴爾巴説,中方的投資意向反映出兩國更加親密的關係。中國還承諾幫助重建馬拉維。去年,這座城市飽經戰火5個月。美國《紐約時報》11日稱,杜特爾特此次訪華與中方討論了一個價值15億美元的重建項目。

  杜特爾特11日在香港與菲裔社區代表見面,並將於12日返回菲律賓。《紐約時報》評論説,儘管兩國在南海存在領土爭議,但加入中國“一帶一路”似乎正在促使菲進一步脫離美國的勢力範圍。過去一年,杜特爾特政府慢慢向北京靠攏。

  與《紐約時報》一樣,不少外媒提到中菲關係,必然會提到“南海爭議”。不過,兩國在這一“爭議”問題上正達成更多共識。《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11日援引菲總統發言人羅克的話説,菲中領導人在博鰲會面時談到南海,雙方就維持地區穩定、加強交流以避免不幸事件發生達成一致,並且提及“聯合勘探近海石油的必要性”。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