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幸福生活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

2018-04-11 12:1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植樹護林,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造福後人的韆鞦大業。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為了共同的綠色,我們要行動起來,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美好風光的嚮往落實到美麗中國的建設之中,讓幸福生活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樹添綠正當時。近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同首都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引領帶動全社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並號召廣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人人出力,日積月累,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

  植樹護林,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共同體”初具規模,到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産生活,再到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實現良性互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新高度,美麗中國新圖景徐徐展開。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全社會形成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共識和合力,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進入各地施政綱要。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啟迪著無數人開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植樹護林,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植樹造林,努力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人民自覺行動。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出臺不少推進林業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把植樹造林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擴大了森林面積,提高了森林品質,不斷將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讓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了植樹護林帶來的生態“紅利”。

  植樹護林,是造福後人的韆鞦大業。全民義務植樹開展30多年來,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恢復發展,增強了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相比,與人民群眾對優美環境的期盼相比,生態欠債依然很多,環境問題依然嚴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這一代人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子孫後代,務必發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每人植幾棵、每年植幾片,久久為功、善做善成,祖國大地綠色就會不斷多起來,山川面貌就會不斷美起來,人民生活品質就會不斷高起來。

  幸福生活需要美好環境,美好環境讓幸福生活錦上添花。為了共同的綠色,我們要行動起來,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美好風光的嚮往落實到美麗中國的建設之中,讓幸福生活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