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英國借醫療記錄查非法移民 違反醫學倫理?

2018-04-04 08:4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英國移民事務管理部門要求醫療機構分享移民的醫療記錄等個人資訊,以便追查非法移民。

  不少醫生認為這一行為違反醫學倫理,危及公眾健康。英國官員則説,這一手段合法,有利於有效執法。

  【收集資訊】 

  美聯社1日報道,英國移民部門2016年與一些醫療機構簽訂秘密協議,獲得許可權,以查詢全國家庭醫生收集的個人資訊,包括醫療記錄。

  一些為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生認為,這一行為違反醫學倫理,醫生沒有義務執行移民法規。

  英國議會醫療委員會認定這一做法“令人無法接受”,呼籲停止執行協議。

  移民部門解釋,資訊共用可使執法部門驅逐那些“可能對公眾構成危險”的人。

  相比之下,歐洲其他一些國家嚴格設置“防火牆”,防止醫療機構收集的私人資訊遭洩露。比如,德國設立資訊保護機構,防止類似資訊遭“批量共用”;法國嚴禁醫療機構向內政部透露患者診療資訊。

  “英國世界醫生組織”項目主管露西瓊斯告訴美聯社記者:“我們理解政府有工作要做,不過通過醫療記錄獲得患者資訊,這樣做不對。”

  【醫患關係】 

  一些倫敦市民説,他們贊同移民部門在某些情況下從醫生那裏獲得資訊。

  在倫敦東部一家診所外,阿富汗裔居民法魯克告訴美聯社記者:“如果內政部有充分理由需要資訊,我認為沒關係,但他們需要徵求大家的同意。”

  法魯克不願説出自己的姓氏,擔心父親的移民身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他説,資訊共用可能會使移民接受醫療救助時更緊張。“如果移民擔心自己的簽證,同時還要看病,那可能會使他們陷於危險境地。”

  瓊斯認為,“任何與政府部門分享患者資訊的想法都會直接破壞患者對醫生的信任”。

  來自蘇丹的達利婭奧默今年2月在英國獲得難民身份,等待批准的過程中,多次尋求醫療救治。她説,如果先前知道存在這樣的資訊共用協議,“我不會在醫生面前毫無隱瞞”。

  民間團體“醫生不是警察”成員姬蒂沃辛醫生説,醫患關係的基石是保密,她會提醒患者,個人資訊會與移民部門共用。

  【有效執法】 

  英國全科醫學院、英格蘭公共衛生局和醫學委員會擔心,移民部門的做法將使弱勢群體健康狀況惡化,導致疾病以更隱蔽的方式爆發,危及公眾。

  美聯社援引一些醫學專家的看法報道,某些類型的醫療保健需要覆蓋英國所有民眾,不管患者是否為非法移民。

  比如艾滋病防治,向每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病人提供治療才更有意義。據全國艾滋病信託基金“策略與活動經理”凱特史密斯推斷,“如果有人因為沒有機會獲得醫治而未被確診,就不會意識到自己攜帶病毒。這意味著他們更可能傳染別人。”

  作為回應,英國政府認定,保護邊境比解決上述問題更為重要。

  移民國務大臣卡羅琳諾克斯和衛生副大臣詹姆斯奧肖內西書面回復議員的擔憂,寫道:“我們認為透露病患資訊合法,是有效執行英國移民政策的適當手段”。

  兩名官員以一名逾期滯留的巴基斯坦籍非法移民為例。政府2013年拒絕為他簽發居留身份,他隨後與英國內政部中斷聯繫。移民部門隨即向衛生部門發出請求,要求獲知這名非法移民的真實住址。

  “內政部前往那裏,逮捕那名移民,”諾克斯和奧肖內西寫道,“他是一名已經定罪的性侵罪犯,正與內政部配合,即將離開英國。”

  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英國醫療部門批准1300份要求獲知移民個人資料的申請。其中501個病例中,患者在醫療機構登記地址與在內政部所留地址不同。(王逸君)(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