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二維碼現身部分公墓:掃了可看生平 還能定位導航

2018-04-03 15:18:00
來源:雲南網
字號

  為墓位製作“二維碼”,掃一掃便可看逝者生平,其實也算不得什麼新鮮事,早在幾年前,天津、浙江等省市就曾出現過。不過近日記者在昆明幾家公墓採訪,看到貼在墓位下方的二維碼時,依然被驚了一下,傳説中的“二維碼”公墓終於走進了昆明人的生活。

  現場 掃二維碼可隔空祭奠逝者

  石林福座獅山生態陵園裏一處墓位與其他略有不同,墓位底座左邊,一張5釐米見方的特製二維碼十分醒目。“你看,掃一掃二維碼,這位老先生的個人經歷就出來了。”陵園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除了有關逝者生平的文字介紹,老人之前的照片,甚至是視頻也可以掃碼來看,當然,是否公開這些私人資訊,由家屬做選擇。這位工作人員介紹,就石林獅山陵園來看,已經有不少家屬製作二維碼,通過智慧化的方式,將逝者生前的資訊記錄。

  記者注意到,雖然不少墓位已經貼上了二維碼,但掃碼查看別人生平的人十分少見。“沒有興趣,也沒有必要掃碼看別人家的事。”為母親祭掃的市民張先生説,二維碼這種形式很新穎,也符合當下人們生活的需求。他認為,對後人有教育意義的名人可以製作二維碼,畢竟他們生前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貢獻,比如各界名人、楷模以及烈士、軍人等,人們可以通過掃碼了解他們的事跡,但如果是普通人就沒必要了。

  記者了解到,小小一張二維碼,除了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存儲親人生平,掃一掃二維碼便可實現隔空祭掃,同時還擁有導航定位功能,讓市民在偌大的公墓裏,快速找到墓位的地點。

  市民 有人叫好有人擔憂資訊洩露

  除了石林獅山陵園,金寶山藝術園林等公墓也有了二維碼的身影,這似乎成為一種公墓祭掃新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對於公墓智慧化這件新鮮事,昆明市民有什麼看法呢?記者採訪了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群,他們對二維碼公墓有的叫好,有的擔憂。

  90後的熊先生表示:“我不太贊同,畢竟這些屬於個人隱私。”如今是大數據時代,個人資訊洩露問題比較嚴重,一旦製作了二維碼,會不會跟著就會有一系列的捆綁消費等?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贊同的聲音也有不少。從事房地産生意的蔡先生認為,二維碼可以將逝者的資料資訊化,還能長時間保留,讓子孫後代可以追溯先人們的生前紀事。而且,二維碼還可以推出虛擬業務,以後人們清明掃墓都不用燒紙,對環境保護來説是一件好事。

  業內 祭掃新形式還需市場考驗

  “多年以前,‘網墓’的祭奠形式風行一陣子,二維碼作為當下的新形式,也滿足著部分市民的需求。”金寶山藝術園林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相當於過去製作網頁、空間等“網墓”的形式,但又結合了當下的高新技術。過去,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有的公墓用免費建空間的形式吸引客戶,但最終使用頻率並不高,一些網頁就此空置。“二維碼墓位能否被市場接受,能保持多長時間的新鮮度,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對於二維碼墓位這種新鮮事物,晉寧區晉福古園一位負責人則有些擔憂。他告訴記者,二維碼的製作和維護方並非墓園,而是第三方科技公司,一旦公司發展有了問題,家屬存儲其中的資料將存在風險。

  “昆明的份額還不大,只有3000多個。”作為第三方機構,雲南儲海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去年年初研發,公司在資訊安全方面狠下功夫,並通過相關機構審核。目前已經接到8萬多個二維碼的訂單,完成製作的有5萬多個,大部分用戶在重慶等地,昆明佔比較少,但市場接受度和反響還不錯。下一步,他們計劃通過3D列印技術,還原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

  (記者 宋金艷 實習生 朱婉齊 文 記者 高偉 攝)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