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好稅官”陳梅:用愛讓稅徽更閃耀

2018-03-30 09:19: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中國好稅官”陳梅:用愛讓稅徽更閃耀。

  她,個子不高,説話聲音輕柔;

  她,十八年來托起腦癱患兒站立之夢;

  她,二十二年稅“月”奉獻,讓稅徽閃耀;

  她,是“中國好稅官”、是“中國好人”、是“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她的家庭被評為2014年度“全國五好文明家庭”……

  她就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國家稅務局黨組成員——陳梅。

  用愛 為家撐起一片燦爛晴空

  由於新生兒窒息,陳梅的第一個孩子成為了腦癱患兒,並且是痙攣性加絮動性的雙重腦癱。陳梅向記者説道:“當時從醫院接回家來的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就已經決定了,不管這孩子今後怎麼樣,我們都接受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他,讓他爭取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我的大兒子是在4歲的時候才學會走路的,今年已經18歲了,過去的十多年裏一直都在進行康復訓練”陳梅笑著説:“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聚在一起過春節,那天剛好有陽光,一大家子人就在草地上教孩子怎麼‘爬’,孩子看到之後也跟著學,我們都覺得特別高興,孩子終於會‘爬’了。”

  “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因為他還不會走路,所以我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飯,就和我的母親一起出去,讓孩子練習走路,當時他是腳交叉著走的,所以我必須兩隻手提著他走,那時我們單位的一個同事也一直陪著我們。孩子只能説像‘爸爸’‘媽媽’這類的兩字詞語,大概過了半年多,我們散完步準備回家的時候,我們就説‘給李阿姨再見’,結果孩子叫了聲‘李阿姨’,我們都特別激動。”陳梅接著説,“他從最初的坐兩三秒,到半分鐘、1分鐘,最後能坐半個小時。之前根本就沒有想像他能讀書,後來我陪他去小學面試,校長就問了他一些問題,沒想到他還能吐字很清晰地回答出來,之後又讀了初中和半個學期的高中。雖然這個過程非常困難,但在過程中讓我們一點一點的看到了希望,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敬業 讓稅徽更加閃耀

  在繁重的生活壓力下,陳梅從未因為家庭的原因要求過照顧。工作中,無論是稅收稽查崗位還是政策法規科工作中,陳梅十多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切實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幹部群眾的普遍認可。

  1996年,邁入國稅的陳梅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國稅局稽查局從事選案和後勤工作。在她接手稽查年報的第一年,正趕上年報的手工報表改系統內電子報表。陳梅認真對以往的手工報表進行分析,搞清楚數據的鉤稽要求,利用元旦放假,不分白天黑夜,一口氣完成了全部的數據錄入工作,而且很快就通過了系統驗證,讓同事們佩服不已。

  2006年,青白江區局政策法規科緊缺人手。陳梅到崗後,自建了一套優惠政策數據管理臺賬表冊,對相關數據資訊分類管理,7年多來這些每年産生並實時修改的數據資料成為了全局所得稅管理的“優惠政策動態地圖”,2010年獲得成都市國稅系統所得稅目標績效管理第一名。

  為了把服務企業的工作做得更好,陳梅製作的“稅收優惠動態地圖”,每年的數據都一清二楚,企業享受什麼政策、享受多少、為什麼享受,以及有多少企業享受了資源綜合利用。她説:“這是我自己總結的一個工作方法,因為有些企業享受政策很多年了,如果不跟蹤,或者發生人事調動,由其他人接手的話,就不了解企業享受的政策。”陳梅表示:企業的人事調動頻繁,有了“稅收優惠動態地圖”,就能知道本地區的企業哪些需要鼓勵,還可以分析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産值。

  2016年8月,陳梅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成都市金堂縣國家稅務局紀檢組長,分管紀檢監察和黨務工作。作為分管稅務的領導,她常常站在服務納稅人的最前線,她常説:“只有零距離地接觸納稅人,才能更深切的了解到納稅人的需求”。

  成都市金堂縣國家稅務局機關黨辦主任王運龍告訴記者:“陳梅特別熱愛稅務工作,並且非常刻苦的在鑽研這方面的知識,做事情也很有魄力。稅務工作對業務上要求非常高,如果沒有相應的業務知識,想要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不管家庭有多大的困難,她都會擠出時間認真的學習相關的稅收知識。”

  “陳組長在家庭有很多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很認真的對待工作,確實給我們起到了一個很大的帶動作用。”成都市金堂縣國家稅務局納稅服務科副科長陳元爽説,“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她的業務水準非常的高,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標桿。我也一直在向她學習,工作上有什麼事情就和她溝通。”

  “我覺得陳組長是一個業務精湛並且非常熱心的人。我們平時遇到很多問題,她都會很熱情地幫我們解答。遇到其他人員對接的時候,她也是親自把我們帶到專員那邊。比如有一次我們遇到所得稅匯算清繳特殊因素上的問題,我們對申報政策不是特別了解,很著急,在稅務局大廳剛好碰到值班的陳組長,她就非常耐心的給我們講解政策及辦稅流程,直到我們申報完才離開”,成都市晉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何炳蘭説。

  向善 熱心公益傳遞愛心

  陳梅在工作和照顧家庭之餘,還熱心社會公益,樹立了國稅巾幗好形象。一是積極為貧困群體捐款捐物,並結對幫扶金堂縣高板鎮玉溪溝村和興橋社區3戶貧困戶和2名留守兒童。二是主動關注並參與騰訊公益等多項主題公益活動。三是讓子女樹立感恩情節,既接受別人的幫助,同時也通過自己將愛傳遞下去。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公益成為家訓家風的一部分。

  作為一位腦癱患兒的母親,陳梅積極投身於腦癱患兒康復群體的交流服務工作中。對慕名而來請教康復的家庭,陳梅細心地示範康復動作、傳教康復要領,併為他們做心理疏導,彼此激勵。

  陳梅告訴記者:“和其他家庭一起做康復的時候,我就看到家長的心裏有種勞累感,都不願意堅持下去了。我孩子的病相對來説算是很重的,在接觸的過程中,我要證明給其他家庭看,同樣是一種病,但我的孩子慢慢恢復了。我想通過這種方式,給家長鼓舞,讓他們看到希望。”(中國青年網 記者 李崗 李建軍 實習生 呂佳璐 宋潞)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