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村支書柯小海:把“摳”和“私心”全用在一個方面

2018-03-30 09:1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西部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雙龍鎮索洛灣村,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然而,就在17年前,索洛灣村還是一個“地少不保收、挑水半裏路、雨天兩腳泥、人往外面跑”的窮山溝。

  2000年,年僅24歲的柯小海擔任村支書。

  上任後,柯小海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學校。他不僅拿自己的錢雇工匠、買建材,還動員群眾和自己一起當小工、出勞力。不到兩個月新學校就建成了,村裏的娃娃上學再也不用跑遠路了。

  緊接著,為了取到致富真經,柯小海自掏腰包,走南闖北考察學習。

  2004年,黃陵礦業公司二號煤礦落戶索洛灣村,柯小海敏銳地捕捉到機遇:煤礦原煤産量大,煤需要往外運,運輸大有文章可做。

  “柯書記,你就説咋幹,我們都聽你的。”有了大家的支援,他火速行動,採取集體控股、全民入股的形式,建成年收入400余萬元的停車場、洗車場。

  在隨後幾年裏,柯小海不斷挖掘市場空間,帶領本村及周邊村子組建運輸公司,年收入達到1000余萬元。

  2012年,陜西省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落在索洛灣村,柯小海籌資啟動雙龍古鎮建設,開發了一批特色鄉村旅遊項目。

  經過10多年努力,索洛灣村培育出山核桃工藝加工、生態觀光餐廳、特産小吃銷售等多個産業,村集體資産近億元。村集體有了收入後,柯小海與村委一班人商議要把錢花在群眾身上,村裏統一向村民配發家電,每月發放生活用品,年底逐人分紅。如今索洛灣村村民年均凈分紅5000多元,每人平均收入突破2.8萬元。

  索洛灣村“家底”越來越厚,柯小海花錢卻“摳”得越來越緊。

  在打造索洛灣景區“水簾洞”的時候,村裏遇到了難題。為了縮短洞口到洞尾的距離,需要開山鑿洞,有人報價500萬。

  景區到處都要花錢,而鑿個洞就要花這麼多,柯小海怎麼想都不划算。於是他多方走訪,在確保安全合規的前提下,請來技術專家和施工隊伍負責鑿洞,剩下的土石方轉運等工程自己想辦法解決,最終工程只花了50萬就解決了問題。

  這些年,柯小海沒有亂花過村集體的一分錢,全部用到刀刃上。

  曾有人這樣評價柯小海:“年輕敢為,腦子活,更可貴的是他沒私心。”柯小海則回應説:“我當然有‘私心’,‘私心’就是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材料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