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埃及總統大選投票26日拉開序幕 塞西連任呼聲高

2018-03-27 11:2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為期3天的埃及總統大選投票26日拉開序幕。現任總統塞西和埃及明日黨領導人穆斯塔法穆薩之間展開對決。當地媒體分析稱,鋻於兩名候選人在諸多方面差距懸殊,不出意外,塞西將連續第二次出任埃及總統。

  投票于當地時間26日9時(北京時間26日15時)正式開始。根據埃及全國選民數據庫提供的資訊,有資格參與此次投票的選民人數約為5900萬。26日上午,《環球時報》記者來到一所中學臨時改建的投票站,看到有不少人正在排隊投票。記者問一位名叫澤娜白的女性選民投了誰的票,對方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塞西,他是我們的希望!”在記者隨機採訪的另外5人中,有3人表示投票支援塞西,2人表示“保密”。支援塞西的選民佔據多數,這與埃及當地媒體以及專家做出的分析基本吻合。

  自今年1月8日,埃及官方公佈總統大選流程以來,已有數名總統候選人因故宣佈退出,最終演變成現任總統塞西與明日黨領導人穆薩的雙人對決。雖然穆薩想要和塞西“掰手腕”,但外界分析,塞西最終贏得大選幾乎沒有懸念。究其原因,一是穆薩的知名度太低,且缺乏執政經驗,其競選理念和執政綱領又乏善可陳,在內政、安全、反恐、外交、經濟建設等方面幾乎都是在模倣塞西的現行政策。二是埃及反對派失去抗衡能力——一度十分活躍的穆斯林兄弟會遭到打壓、一蹶不振,對現政府不滿的其他反對黨也在分化和瓦解中,缺乏群眾基礎,基本喪失了社會動員能力,難以對塞西構成實質性挑戰 。

  塞西的第一個總統任期政績可圈可點:埃及恢復了政治穩定,經濟和社會生活步入正軌。埃及主流媒體《金字塔報》評論稱,塞西上臺後勵精圖治,治國有方,享有較高威望,受到民眾尤其是中産階級的擁戴。“德國之聲”26日稱,塞西在2013年7月穆爾西倒臺後開始掌權。很多埃及人將塞西看作是“政治強人”,可以結束穆巴拉克政權2011年被推翻後埃及的混亂局面。

  此外,此次埃及大選的投票率成為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2014年埃及總統大選,塞西首次當選時贏得了96.9%的選票,但西方媒體稱,當時的投票率在前兩天僅為37%,延期一天之後達到了47.5%。今年大選的最終投票率令人關注。此次大選,埃及約1.7萬名法官將被分配到全國各省投票站,監督投票情況。監督大選的民間組織“2018總統大選透明度”聯盟表示,從已經結束的海外投票(3月16日至18日)情況看,參與投票的人數是2014年大選的3倍以上。

  埃及《獨立報》分析稱,埃及未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是恐怖主義威脅;二是失業問題;三是如何遏制不斷攀升的物價。據路透社25日報道,在大選投票正式開始前兩天,埃及第二大城市亞歷山大發生針對該市安全部門負責人穆斯塔法尼米爾的汽車炸彈襲擊,造成2名警察死亡,至少6人受傷。尼米爾在襲擊中倖免于難。埃及內政部25日發表聲明稱,埃及警方在開羅以北布海拉省的反恐行動中,打死涉嫌參與24日襲擊的6名恐怖分子。

  據了解,埃及國內的投票將持續至本月28日。4月2日,埃及選舉機構將同時公佈海外和國內投票結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