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外專家:“新時代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為國際合作樹立典範

2018-03-27 10: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肖欣)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多個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合作夥伴國的百餘位專家學者,26日在北京為“新時代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建言,並指出,上合組織在互信合作的基礎上不斷成長壯大為國際合作的典範。

  此次“新時代上海合作組織新發展”國際智庫論壇是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前由中國官方智庫主辦的首場高規格國際學術論壇。與會專家緊扣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承辦2018年上合組織第18次元首會議所確定的主題,圍繞“新時代”和“新發展”,就有關經濟發展、開放共贏、地區穩定、綜合安全、多邊合作、路徑創新、上海精神、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話題深入交流。

  與會多國專家一致認為,上合組織自2001年6月成立至今,已成為歐亞大陸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之一,為域內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自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為成員國後,該組織覆蓋地域、人口、自然資源等得到提升,無論是其具有的經濟能力,還是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力,都決定了上合組織正成為21世紀國際合作的主要平臺。

  “上合組織成長之快、發展勢頭之好,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這離不開成員國之間良好的關係,也與上合組織將實踐中好的經驗及時總結、確立為多邊合作原則和理念密切相關”,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指出,上合組織從成立之初就從互信起步,倡導多邊合作,徹底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主張大小國家平等,承諾不會成為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同盟,由多邊合作經驗和共識總結而來的“上海精神”已成為上合組織合作的基本原則和“靈魂”,代表著區域合作的新方向,符合區域各國求和平、謀發展的根本訴求。

  蒙古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世界經濟室副主任杜爾巴指出,新的國際形勢要求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合作的國際組織,上合組織在過去非常成功地發揮了維護地區安全的作用,形成了優化的共同機制,未來將繼續支援多邊合作,支援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

  來自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專家舉例指出,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亞國家意識到開展對話和合作的必要性,正邁向新的合作。塔吉克科學院國際局局長法蘭吉斯説,“我們見證了‘上海精神’的生命力,它符合時代精神、發展需要和共同關切。”

  也有專家提出,由於國際形勢的複雜變化和內部成員國之間發展的不均衡,上合組織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遇到諸多新的挑戰。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賈寧對此指出,應看到和平和發展是總趨勢和“上合模式”的主流,“上合組織有很多具體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它融合了各個國家、各種文化、不同的發展水準、官方和非官方的智慧,對於應對挑戰非常有價值”。

  “世界渴望和平與發展”,巴基斯坦全球和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詹久阿也指出,堅持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議,以合作促進發展,推動成員國走和平、穩定與繁榮之路,是上合組織對地區做出的極大貢獻,是其未來在地區和世界發揮影響力的潛力所在。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同,繼續加強區域合作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呼籲各國和各界有效利用國內和國際資源,努力找出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多邊合作的新突破口,制定惠及長遠的舉措。(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