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2018-03-24 12: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北京時間3月23日淩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對華採取限制措施的建議。23日,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和國際貿易問題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方應認清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美方這種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損人害己。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美國301調查是依據其國內的貿易法展開的,依據其國內的貿易法對中國採取限制措施,這是一個典型的按照國內法採取行動的單邊主義也即貿易保護主義行為,“這個調查實際上是在公然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陳福利表示,美國的301調查無視中國發展實際,無視廣大業界呼聲,也無視中美雙邊經貿關係的互利共贏本質。

  陳福利強調,中國對於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的態度是鮮明的,立場是堅定的。我們多次表達對美國301調查的立場,中國不希望發生貿易戰,也不會主動挑起貿易戰,但我們不懼怕貿易戰,也不會躲避貿易戰。事實上對於美國301調查,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認真評估,一旦中方利益受損,我們將堅決出手。“同時我們也希望美方認清形勢,審慎決策,借用我們中國的一句老話,‘不要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陳福利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教授表示,美方的種種舉措,體現了一種與時代發展不相符的舊思維。實際上,貿易戰一旦開打是沒有贏家的。對美國而言,當務之急是拋棄零和博弈的思維,同時在對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問題上更加開放透明,比如對中國投資頻頻實施的國家安全審查,以及對中國的高新技術産品出口設限等等。中美貿易逆差問題是結構性問題,美國應更加理性地對待。中美貿易逆差問題的理性解決,對全世界都有好處。

  屠新泉表示,中美之間的經濟互補性較強,雙方應通過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和國民福利的最大化。中國會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貿易政策,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應對有關紛爭之時,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同時應該牢牢堅持以我為主的原則,堅定不移地推進既有的改革路線,擴大對外開放。“尤其不能形成‘別人出題我們答卷’的狀況。”張茉楠表示,中國的開放要按照自己的方針路線步驟來實施,只要中國能夠秉持互利共贏、包容開放,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從中國的改革開放中獲益。(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