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德專家:與中國貿易衝突,美破壞了自由主義和世界貿易體系

2018-03-23 09:39: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出了重手。美國東部時間他在白宮簽署了一份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備忘錄,以所謂“301調查”結果為藉口,指責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産權,宣佈對中國進口産品加徵關稅,涉及金額 500億美元。特朗普命令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未來 15 天內公佈一份徵收中國商品關稅的名單,可能包含多達1300種商品。

  “特朗普不能單獨贏得對華貿易戰”,彭博社22日評論稱,外貿對中國來説不像過去那樣重要,出口占中國 GDP的比重從2006年37%的高峰已經下降到2016年的不到20%。中國産品比過去更容易找到美國客戶的替代者,而國內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也變得更加重要,它的中産階級消費者市場非常龐大。文章稱,美國要給中國經濟造成很大的痛苦,除非是與其他盟友協調努力,比如日本、韓國、德國等。

  這些國家是否會對中國採取類似特朗普的行動,現在無從知曉。但至少它們的媒體尚未建議追隨特朗普對中國行動。《日本每日新聞》稱,日本將呼籲世界避免發生各國互相採取貿易制裁的貿易戰爭。日本《朝日新聞》22日發表社論稱,特朗普單方面發起的進口限制,不過是給自由貿易體製造成危害、“自私任性的”行為。日本應該和歐洲團結起來,堅韌不拔地敦促特朗普改變做法。

  德新社22日指出,特朗普瞄準中國的事實日益明朗。美中之間已經緊張的關係可能因此而出現另一條裂縫。世界其他地區必須共同阻止貿易戰。漢斯博克勒基金會專家霍恩認為,即使歐盟現在單方面獲得特朗普鋼鋁關稅豁免,也只是短期效應。畢竟,對德國來説,中國是德國經濟的重要出口市場。因此,企業代表警告不要以犧牲北京為代價尋求協議。還有德國專家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衝突是危險的,美國破壞了自由主義和世界貿易體系。美國現在打擊貿易大國中國,下一個可能是德國,因為德國也是對美順差大國。特朗普可能對準德國的汽車行業。德國財經網22日則説,一旦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病毒擴散,其他國家很快就會效倣。到頭來,歐盟等也會受傷,“因此大家必須齊心協力阻擊保護主義”。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青木 藍雅歌 環球時報記者林鵬飛 胡錦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