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落下帷幕 社科界代表委員暢談新時代新作為

2018-03-22 14:35: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王春燕 張春海

  三月的北京,草木萌發,生機盎然。3月15日、2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先後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閉幕。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起點當有新作為。代表委員紛紛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嶄新的面貌和奮鬥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無愧於偉大新時代。

  發揮代表委員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最適合我國的制度安排。”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表示,參加全國兩會後加深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認識。

  作為一名來自教育一線的全國政協委員,魯曉明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向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8個提案均已立案,內容包括幼兒托育、養老、農村電商等方面,涉及教育、經濟、法律等多個領域。他希望這些提案對社會治理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長卓新平十分關心新時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問題,今年全國兩會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作為一名老委員,過去五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王子豪針對食品安全、延遲退休、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制度等問題提出了一些提案,通過政協機構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他表示,在今後的履職工作中,將進一步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積極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理性思考,提出高品質參政議政成果,更好地完成人民賦予的使命。

  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章義和認為,在新時代,面臨著如何塑造中國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凝練中國價值、建構中國理論、引領中國方向等一系列精神層面建設的重大任務。哲學社會科學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構建社會價值、傳承創新文化、設計未來方向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應該在這一關鍵節點上提升研究高度、廣度和深度,承續傳統、立足現實、放眼未來,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作貢獻。

  “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表示,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的需要,回應時代重大課題,按照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沈滿洪認為,一方面,要立足中國的問題,把文章寫到中國大地上;另一方面,要防止關門做學問,要走向世界。研究成果要敢於拿到國外去評判和比較,提出中國的理論、觀點和創新性思維。尤其要對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開展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在這些方面中國學者大有可為。

  為黨和國家建設謀可行之策

  今年全國兩會的結束並不是代表委員履職的結束,恰恰是新一輪履職的開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鄧純東表示,政協委員要真正起到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作用。首先,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尤其要認真學習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學懂、弄通、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正確分析、看待我們發展與改革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提出正確的建議。其次,要正確認識人民政協的性質。政協委員要根據政協組織的性質,找準定位;根據政協的職責,準確發揮作用。此外,不單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還要根據全國政協的安排,積極參與全國政協安排的各種活動,比如雙週協商會、專題視察等。

  “全國政協委員這個新身份,對於我來説首先意味著挑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何蓉表示,作為專業研究人員,雖然在平時的研究中也會關注社會問題,但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就需要更廣闊的視野,技能上要有一些新的儲備。

  面對新的挑戰和使命,何蓉對履職工作充滿信心。她説,“政協工作以問題為導向的思想和做研究時的思路是一致的;政協工作非常強調調查研究,而社會學研究也要求在一定理論指導下進行經驗研究和分析,兩者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説,我很有信心。在未來的五年,我將圍繞中心任務去拓展自己的視野,應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做一些事情”。

  魯曉明同樣信心十足,“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聯繫人民群眾,了解和反映群眾的願望。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素養,進一步提高參政議政水準。爭取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積極為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謀可行之策”。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