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鄉村振興如何“振”怎麼“興” 委員代表來回答

2018-03-19 10:20: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指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對鄉村振興戰略講了五個振興: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環境振興、組織振興。鄉村振興該如何去理解,又該怎麼幹?就此話題,央視網記者採訪了8位代表委員,看看他們怎麼説。

  2018年全國兩會,習近平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如何在保證糧食産量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糧食品質?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市政協主席姜國文認為,要從糧食安全的源頭抓起,在農作物栽培技術標準上狠下功夫。他建議,在制定實施國家品質興農戰略規劃和建立健全品質興農評價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的過程中,把建立農作物栽培標準體系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只有從根本上解決農作物栽培標準化問題,才能保證糧食品質、保證食品安全,才能保住市場競爭力、讓農民增收,才能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重點。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荊州市市長崔永輝認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最迫切的任務是發展産業,要提升農業産業的質效,包括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都要得到不斷提高。在實施産業振興的過程中,通過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打造新平臺,創新新模式,創建新品牌。在優化産業結構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耿遵珠介紹,他們村通過“一條龍”的産業發展,吸引不少青年返鄉創業。村裏産前有育苗場,産中有合作社,産後有蔬菜批發市場,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賺錢,一些在外打工的青年紛紛回鄉創業成為“棚二代”。全國人大代表、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塔甸鎮海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樹仙表示,在抓好傳統農業的基礎上,要抓好村裏核桃産業的發展,“村裏已經種下5000多畝核桃,加大提質增效工作,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産業振興和青山綠水要融合發展,生態宜居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副鎮長、先鋒村黨總支書記聶永平表示,按照特色田園鄉村的要求來建設村莊,對村莊河道進行生態化整治,對道路提檔升級,對農戶房屋進行整理規劃,對村莊進行綠化,讓村民有個舒適的居住環境。“鄉村振興抓産業,一定要把綠色擺在前頭,千萬別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了。要謹防污染上山、污染下鄉。”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楊鎮趙瓦村黨支部書記李久存説。

  要發展高效農業,人才是關鍵。聶永平建議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要充分激發農業發展內生動力,為年輕人搭建創業平臺,讓他們真正安下心、紮下根,為鄉村振興帶來新動能。李久存也表示,産業振興,轉型升級,需從人才開始,再有就是政策傾斜,從頂層設計上留住人。

  “農村發展靠支部。黨組織發揮了核心作用,黨員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全村才能活起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建議,在脫貧致富奔小康中進一步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特別是地理位置相鄰的村可組建區域聯合黨總支、産業相近的可組建專業聯合黨總支,也可以組建一些優勢互補、強弱搭配的幫帶聯合黨總支,通過創新黨組織的設置方式,進一步強化黨組織的社會號召力,讓黨組織真正成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領導核心。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處理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關係。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黨委書記曹慶華表示,要進一步完善鄉村組織,建強振興隊伍;依託資源優勢,促進農民增收;復興鄉村文化,提升治理能力。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要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要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責任編輯:葛新燕]